詩詞典故·太廟犧牛
典源出處 《莊子·列御寇》:“或聘于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 衣以文繡,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于太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 《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 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 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釋義用法 楚威王欲禮聘莊周出來作官,莊子說,我不愿做供奉太廟做祭品的犧牛,雖然披著繡衣,吃著好草料,但最終還是要被宰割做祭品的。后以此典表現人不愿為官,甘于隱居。
用典形式
【廟犧】 宋·陸游:“人生禍福難遽論,廟犧烏得為孤豚?”
【畏犧】 宋·陸游:“歌風倀倀類楚狂,畏犧齪齪笑蒙莊。”
【太廟犧】 唐·韓愈:“孤豚眠糞壤,不慕太廟犧。”清 ·黃鷟來:“文采真成太廟犧,功名竟羨空倉鼠。”
【慕文犧】 清 ·王夫之:“隙影早知同塞馬,錦衣何用慕文犧。”
【牛憚為犧】 清·納蘭性德:“靈蔡甘曳尾,郊牛憚為犧。”
【莊叟惡犧牛】 唐·羅隱:“莫學魯人疑海鳥,須知莊叟惡犧牛。”
上一篇:詩詞典故《太平無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始皇封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