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蒹葭倚玉樹
典源出處 《三國志·魏書·夏侯玄傳》:“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為散騎黃門侍郎。嘗進見,與皇后弟毛曾并坐,玄恥之,不悅形之于色。明帝恨之,左遷為羽林監。”《世說新語·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jianjia) 倚玉樹。’”
釋義用法 三國魏明帝時,夏侯玄進見,明帝讓他與皇后弟毛曾坐在一處,夏侯玄很以為恥,面露不悅。當時人稱為“蒹葭倚玉樹”。蒹葭,蘆葦一類的水草。后以此典指兩人相比,相去甚遠; 也以“倚玉”等自謙與別人共作某事。
用典形式
【倚玉】 唐·韓愈:“倚玉難藏拙,吹竽久混真。”宋·曾鞏:“倚玉詎應公論許,續貂還恐邑人非。”
【玉樹連】 唐·王維:“謬合同人旨,而將玉樹連。”
【身倚玉】 唐·元稹:“何由身倚玉,空睹翰飛瓊。”
【偎瓊樹】 宋·周邦彥:“爭如盛飲流霞,醉偎瓊樹。”
【瓊樹倚】 唐·令狐楚:“靜懷瓊樹倚,醉憶玉山頹。”
【蒹葭瓊樹】 唐·白居易:“但恐持相并,蒹葭瓊樹枝。”
【寒葭思倚玉】 宋·舒雅:“每見寒葭思倚玉,忽臨秋水得雙魚。”
上一篇:詩詞典故《蔣詡三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藍橋覓云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