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恒河沙數(shù)
典源出處 《金剛經·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但諸恒河尚多無數(shù),何況其沙……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釋義用法 恒河為南亞有名的大河,佛經中常以像恒河中的沙子一般多,作譬喻,形容數(shù)量極多。后以此典指數(shù)量多到不可勝數(shù)。
用典形式
【河沙】 宋·陸游:“未恨光陰疾駒隙,但驚世界等河沙。”
【恒沙】 唐·高適:“深知憶劫苦,善喻恒沙大。”唐·李商隱:“仰看樓殿撮清漢,坐視世界如恒沙。”宋·蘇軾:“百千燈作一燈光,盡是恒沙妙法王。”
【恒沙劫】 清·王士禛:“閱人恒沙劫,如彼虱在裈。”
【恒河沙】 唐·張謂:“深心大海水,廣愿恒河沙。”唐·劉長卿:“一燈長照恒河沙,雙樹猶落諸天花。”清·丘逢甲:“空青終古此山色,眾星遍閱恒河沙。”
【恒沙無量】 清·鄭燮:“青史譏彈,傳燈笑柄,枉作騎墻漢。恒沙無量,人間劫數(shù)自短。”
【恒河沙數(shù)】 清·黃景仁:“卻叩恒河沙數(shù)劫,人間除是法王知。”
上一篇:詩詞典故《歸馬華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惠施五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