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著作·毛詩本義十六
(宋) 歐陽修撰 歐陽修 (1007—1072) 北宋文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進士。慶歷三年(1043),累官知諫院,擢知制誥,支持范仲淹改革。新政失敗,上疏極言罷范仲俺、韓琦不當。出知滁州,后復召入,為翰林學士。嘉祐五年(1060),為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英宗即位,主尊濮王為皇考,起濮議之爭。神宗即位,辭政,出知亳州。王安石變法,他指陳青苗法之弊。卒謚文忠。平生獎掖后進,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等均受其稱譽。散文暢達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詞風婉麗。亦長于史,與宋祁合修《新唐書》,自著《新五代史》,又集金石遺文為《集古錄》。還有《歐陽文忠公集》,《六一詞》等。《毛詩本義十六卷》是歐陽修的詩論之作。自唐以來,說詩者莫敢議毛鄭,雖老師宿儒,亦謹守小序。到了宋代,新義日增,舊說幾廢。推原所始,實萌于修。修作《毛詩本義》本出于和氣平心,以意逆志。故其立論未嘗輕議毛鄭二家,也不曲徇二家。其所訓釋,往往得詩人之本志。今見《通志堂經解》。
上一篇:詩經研究著作·毛詩日箋一
下一篇:詩經研究著作·毛詩楚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