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題《擺落中自有局法》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擺落中自有局法。(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三)
【詩例】
望行人
王建
自從江樹秋,日日望江樓。
夢見離珠浦,書來在桂州。
不同魚比目,終恨水分流。
久不開明鏡,多應是白頭。
【解析】
王建《望行人》詩,代思婦抒寫對遠方丈夫 (“行人”) 的相思。起句“自從江樹秋,日日望江樓”,點明分別的時間(秋天)、地點(江樓),接下去應該即景抒情,寫日日在江樓的所見所思,但是沒有,突然插出一個夢,插入遠方的書信。書信中得知“行人”在桂州,接下來應該即情敘景,寫秋之深,相思之苦,但是沒有,沒有寫行人的違期,自己的近況,卻又回到江樓。“不同魚比目,終恨水分流”,這樣的寫法,就是“擺落”。意思是跳躍的思致,搖曳的情韻,不拘常格的,非邏輯非理性非常識,一種自發自然的抒情狀態。
自發的自在的抒情,如果不以常理去裁判,則有其自身的規矩和法則,所以說“擺落中自有局法”。我們看三、四句,雖然“夢”得很突兀,但江樓之望,日日有所思,因而夜夜有所夢,又是自然的事情。這是跳躍思致中的內在理路。因為珠浦與桂州,實在只是一個地方,夢中可以在一起,現實中卻只能分離,因而怨自己不是比目魚,又怨水流不到桂州,帶不去自己的相思,也帶不來遠方的行人,這怨恨,又是從夢中書中引出來的。從相思之久到夢,又從夢到相思之恨,這是搖曳的情韻,又是自然的情思。
值得玩味的是尾句“白頭”一詞。不知道“白頭”一語的出處,也能懂這里的意思是表相思之久。但如果知道了典故,意思更豐富了?!豆虐最^辭》云: “凄凄重凄凄,嫁女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白頭”,含有一份多么美好的愿望。司馬相如欲聘茂陵女,卓文君為《白頭吟》,“白頭”,又含有一份對負心的譴責。于是,全篇抒發的種種感情,相思之久、相思之癡、相思之怨以及痛苦的相思中一份美麗的祈禱,都被“白頭”一語,輕輕收束起來了,這正是大擺落中的大局法。
搖曳、擺落,是寫男女之情的常見技巧,或許不是技巧,因為女子是“水做的骨肉”,女子的情感優于邏輯,所以女子的抒情,總是那樣搖曳、跳躍的?,F成的一個例子是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梅與西洲有何關系?西洲與江北有何關系?以散文格式要求,突兀極了。接下來“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又突兀極了。再接下來“西洲在何處? 兩槳橋頭渡”,更是無端飛來之句。再接下來“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簡直是忽起忽落,開合無端,似夢非夢,有句無句、擺落常理,莫此為甚了。但細細一想,真的自有局法哩。你看一個“憶”字,其實已點明了梅花是愛情的信物,江北是情郎所在之地,梅花又開了,情郎卻不來,杏子單衫,乃暮春節物,暗示美好的青春,將隨這春光消逝,于是戀戀不忘西洲,不忘那愛情的圣地,于是常常去那里寄托相思?!安畡陲w”,“烏臼樹”,“翠鈿”等,表明時間已到仲夏季節,表示女子心里的焦慮不安,表示女子孤單的處境和要眇的心緒。相思越深,其情越苦,其辭越亂,相思越深。這即是擺落中的局法,非常情的至情,不拘常格的自然情致。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章法錯綜》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工于發端》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