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題《章法錯綜》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丹青引》畫人是賓,畫馬是主;卻從善書引起善畫,從畫人引起畫馬,又用韓干之畫肉,墊將軍之畫骨;末后搭到畫人。章法錯綜絕妙,學者亟宜究心。唯收處悲颯,不可學。(施補華《峴傭說詩》)
【詩例】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杜甫
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為庶為清門。
英雄割據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
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南薰殿。
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
先帝天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悵。
弟子韓干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將軍畫善蓋有神,偶逢佳士亦寫真。
即今飄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
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
【解析】
寫詩筆法尚變,有抑揚開合之變,虛實明暗之變,遠近曲直之變等等,難以言盡。而大家手筆,往往多種并用,錯綜變化,寫此人此事,夾寫他人他事,以他人他事為賓,襯此人此事之主,多角度,多側面地靈活用筆,使抒情敘事千端萬緒,層波疊浪,使詩篇的結構縱橫跌宕,變態百出。杜甫作詩講究“沉郁頓挫”,“筆意縱橫”。此詩本寫曹將軍畫馬,故于人,曹將軍為主;于事,畫馬為主。但詩人卻摒去平鋪直敘之法,中間穿插將軍之學書、韓干之畫馬和將軍之畫人。人與事、主與賓自然穿插交積,豐富了詩的內容,造成了 “章法錯綜”的美感效應。
此詩盛贊曹霸畫藝的高超,但作者避單弱避平直,遠起近收,詩篇幾宕幾跌,將曹霸身世、經歷、操持、才藝一路寫來,閃擲騰挪,新意迭出,如排浪翻涌,令人目不暇接。詩篇先以四句敘曹霸身世,起筆以魏武子孫言其貴,氣勢高揚,有盛贊意。后句卻以“于今為庶為清門”驟然一挫,這是一揚一抑。而當讀者方要為他唏噓感嘆時,作者又以高昂的筆調稱頌其先祖曹操的武功與文采,詩情抑而又揚。接下本要寫曹的善畫,卻先言其善書,初學衛夫人,攀比王右軍,足見其書法造詣之高,但雖然如此,他卻更以畫聞,足見其丹青技藝高而又高。善書為善畫作襯墊,以賓寫主,折回一筆,使“正意”的表達更有力量。下面寫曹的高超畫藝,作者仍不肯單刀直入,而是折回一層,先寫其善于畫人,再寫善于畫馬,仍以賓顯主。而在描述曹霸畫馬時,詩篇又處處烘托此襯:如山的畫工同意匠獨運的曹畫師對比,萬古凡馬同九重真龍對比,益顯出曹霸畫技的高超絕倫。至此詩人猶覺不足,將筆勢再轉,又以萬乘催賞等再作渲染,層層對比襯墊,極盡抑揚開合之變。御前畫馬,至尊含笑,已將詩情推至高潮,但詩筆仍游刃有余,詩篇再度宕開,又以弟子韓干作襯,對韓先揚后抑,進一步反襯曹畫技的高妙。最后八句寫曹霸現實中混跡民間窮愁潦倒的窘況,詩篇宕開新意,再展波瀾,先以將軍善畫總收上文,又以為人寫真開啟新意。以輾轉之筆,層遞出之,愈轉愈深地寫出曹淪落亂世、卑下貧寒的境況,與開頭呼應。全詩前后六層,節次波瀾,發斂揚抑,最見章法錯綜之妙。詩人采用以賓襯主,賓中有主,步步襯墊,折過一層等手法,撓直為曲,避淺就深,隨情婉轉,用筆變化百態,錯落有致,將曹霸的生平事跡全面而又鮮明地表現出來。
前人有“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說法,詩歌更是如此,“詩猶文也,忌直貴曲”。而長篇古體更須撓直為曲,有舒卷跌宕之態,如黃山谷說:“長篇須曲折三致意,乃可成章。”章法錯綜正可極曲折變化之妙。姜夔曾形象地描繪了這種章法的藝術美感:“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是奇;方以為奇,忽復是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 ( 《白石道人說詩》)
錯綜多變的章法,在長律和五、七言古體中運用最多,特別是那些內容廣闊體勢磅礴的宏篇巨制。杜甫的 《北征》、《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自不必說;李商隱的《西郊一百韻》、《韓碑》等篇也波瀾層出,屈折百變;高適、岑參的五、七言古詩也都筆法縱橫,跌宕多姿。而在一些較短的詩作里,為了表達豐富的內容,抒發強烈激越的情感,錯綜的章法也是必用的。比如,李白的《行路難》。天寶三年(744年),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心中極度的彷徨、憤懣,但不甘屈抑,追求理想的激情仍在燃燒。這兩種情感的時起時伏、交織激蕩,正是通過回旋錯綜、起伏跌宕的章法結構表達出來的。詩篇開頭兩句,極寫餞別酒宴的豐盛,三、四句卻寫自己面對美酒佳肴不能下咽,詩情突然一抑。五、六句寫仕途受阻,承上申足心緒茫然的緣由,情緒更加低沉。而七、八句又用呂尚伊尹的史典,寫自己或許還有機遇,表明對前途仍有希望,情緒轉為樂觀,詩情由抑轉揚。可是,隨即,又對眼前處境感到苦悶彷徨,用四個短句連發慨嘆,詩情又壓抑、下跌。然而,轉瞬之間,詩人又從茫然失路的痛苦中掙脫出來,高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十幾句詩卻幾宕幾跌,頓開頓收,章法富于變化,充分地表達了詩人起伏激越的情感。
長篇之章法錯綜易,短詩則章法錯綜難。但短詩運用起、承、轉、合,亦有極章法錯綜之妙的佳篇。如李商隱絕句《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首句起意,漢宣為求賢而訪逐臣賈誼,次句承起句,贊賈生才調無倫,正是賢臣。三句轉,蕩開“求賢”之意,于“可憐”二字可知。四句合,反收首句“求賢”之意。首尾呼應,渾然一體,但中間卻蕩起層層波瀾,收盡了錯綜曲折的藝術效果。這是與長詩靠敘事安排不同的又一種 “錯綜”法。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章法整密》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擺落中自有局法》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