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象煉境《無中生有》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月下獨酌,是極靜的境界,作者卻能招呼明月和影子來作良伴,又從“花”字想出“春”字,從“酌”字想出“歌舞”,烘托得十分熱鬧,這可以悟到詩文中無中生有的方法。(喻守真《唐詩三百首詳析》)
【詩例】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邀云漢。
【解析】
“無中生有”,原是《老子》“有無相生”的哲學觀念。老子認為宇宙萬物都是 “有”與 “無”,“實” 與 “虛”相反相成的統一,而且認為“無”、“虛”為“有”、“實”之本。車輪中心的圓孔是虛無,無此圓孔則無車輪之用;房屋的門窗是虛無,無此門窗則無房屋之用。這種“有無相生”的哲學思想對中國古典美學與藝術創作影響極大,遂有“化無為有,化有為無”(宋李涂《文章精義》),或以虛寫實、化實為虛的審美與藝術創作思想的衍生。清代石濤有“以無法生有法”(《畫語錄》);笪重光講;“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畫筌》)小說創作則有“無者造之而使有”(黃越《第九才子書 (平鬼傳)序》)的理論?!盁o中生有”的詩論與此一脈相承,它指詩人面對“無狀之狀,無象之象”的虛無境景而生發出真切的藝術想象,這是馳騁想象,援虛擊實的構思煉境技巧。
黑格爾說過:“真正的創造就是藝術想象的活動?!惫磐駚韮炐愕乃囆g作品,尤其是詩歌作品,無不活躍著新穎、大膽、奇特、瑰麗的藝術想象。李白這首膾炙人口的 《月下獨酌》,就是其中的一個范例。
想象作為形象思維的基本方式和藝術構思的重要手段,在具體創作實踐中,既可表現為由此及彼的聯想,也可表現為無中生有的幻想。顯而易見,誠如喻守真先生所說,李白在《月下獨酌》中運用的主要是無中生有的幻想。正是這種“無中生有”,把讀者引入一個亦真亦幻、若虛若實的藝術境界,并和詩人一起品嘗生活的醇香和悲苦。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詩的開篇展現了一幅靜謐而空曠的畫面?;ㄩg、月色、醇酒固然是美好的,但有酒無親,自斟自酌,未免顯得孤寂、凄涼。李白本是熱愛生活的詩人,懷有遠大的抱負,很想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但“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世無伯樂,壯志難酬,因而常常陷入孤獨、苦悶、徬徨的包圍之中。如今,面臨著良辰美景,李白多么希望有一二知音好友,邊痛飲邊暢談,一吐心頭的積郁呵! 于是,詩人馳騁想象的翅膀,變無為有,化虛為實,上天邀來明月,人舞喚起影子,共同享受這美景和醇酒吧!這種寫法,或許受到陶淵明的“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雜詩》)的影響,但陶淵明筆下只是人與影的默默相對,而李白筆下卻是“人”、“影”、“月”的且歌且舞,幻想色彩更濃,氣氛也顯得更加熱烈!在這縱情盡歡之中,詩人似乎忘卻一切孤獨、憂傷和煩惱,回到了充滿活力的自然之春和人生之春!
李白的想象力是無比活躍的,想象的范圍是不受任何束縛的。你看:“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蹦且惠喢髟卤辉娙说母杪暩腥玖?,總在他的一身邊徘徊不肯離去;而影子更是隨著詩人的身體翩翩起舞,做出種種不很規范的舞姿。在這里,無與有、虛與實的界限消失了,天上人間、現實幻覺渾然一體!不僅如此,詩人還擔心它們醉飲之后各自分散,要趁醒著時“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也就是永遠結下不沾染世俗的友誼,相約在遠離塵世的天界遨游。前人說李白詩“發想超曠”(方東樹《昭味詹言》)、“想落天外”(陸時雍《詩鏡總論》),這首《月下獨酌》確實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正是這種無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手法,深刻而巧妙地抒寫了詩人那種獨而不獨、不獨而獨以及自得其樂背后包蘊無限凄涼的復雜情感,令人讀之回味不盡。
馳騁想象,“無中生有”,在詩文創作中被廣泛運用著。一般游子思婦之離思,吊古悼亡之感傷,其寫法多為馳騁想象,“無中生有”的變態。如杜甫《夢李白二首》中,對“故人入我夢”的虛擬描述,全靠虛幻、空無的夢想以成詩。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則是運用“無中生有”的藝術構思,描述一鳥絕人滅之空無之境,突現出一寒江釣雪的孤獨抗世者的形象和品格。陳羽 《吳城覽古》:“吳王舊國水煙空,香徑無人蘭葉紅。春色似憐歌舞地,年年先發館娃宮。”則是詩人面對水煙空渺,明滅無跡的所謂“古跡”,托路邊“蘭葉紅”生發情興,從虛無之處借物興懷。總之,馳騁想象將眼前空無之景、虛存之物,運用示現、懸想、虛擬、幻覺等手法,使之具體、形象地再現于人們眼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構思煉境方法。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構象煉境《結處別開意境》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構象煉境《平易高遠》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