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夏完淳集
詩文別集。又名《夏節愍全集》,十四卷,其中詩詞七卷。明夏完淳撰。完淳殉國后,遺有《玉樊堂集》、《內史集》、《南冠草》等,但都以抄本流傳。清高宗乾隆(1736—1795)間,表彰明末忠臣,吳省蘭于乾隆末編《藝海珠塵》叢書,始收《夏內史集》。此本僅收賦十篇、詩二百二十六首、文五篇、詞二十八首、騷九篇。只占其傳世作品的三分之一。清仁宗嘉慶十四年(1809),王昶、莊師洛又輯《夏節愍全集》,經多方搜羅,一再補遺,編為十卷、補遺二卷,卷首、卷末附錄各一卷,共十四卷,刊于松江。此本較為完備。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陳履泰將王昶、莊師洛輯本加以修訂,重新刊印。后又有四川新津吳氏刊本;此本分體而不編年,意義不大。1959年,中華書局以王、莊所編輯之《夏節愍全集》為祖本,校以《藝海珠塵》中的《夏內史集》、《天啟崇禎兩朝遺詩》中所收夏完淳作品和《明三十家詩》所收夏完淳詩、《乾坤正氣集》中的夏完淳文,以及夏集數種舊抄本,其中有歧異之處,分別注入篇內,題名為《夏完淳集》,由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于1959年排印出版。今人白堅在此基礎上,綜合各種版本,收錄了完淳傳世的全部作品,詳加校訂,對詩文中所涉及的時代背景加以箋釋,并對有關夏完淳及夏集的參考資料亦詳加采摭,附于書后,名為《夏文淳集箋釋》,于199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復古詩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大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