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民《晚步》
未暝先啼草際蛩,石橋暗度晚花風。
歸鴉不帶殘陽老,留得林梢一抹紅。
【注釋】
(1)此詩根據詩意,作者可能作于南宋亡后的晚年。
(2)蛩(音“窮”):蟋蟀。
(3)晚花風:吹來的含著花的暗香的晚風。
(4)“歸鴉”句:一般是暮鴉歸巢,夕陽隨即西沉,故曰“帶”。此處寫得特別,說“不帶”,可能是歸鴉早歸,夕陽將落未落,故說“不帶”,而曰“老”。
【賞析心得】
真山民,何許人?不得而知。但從其詩作多寫愛國遺恨來看,有一點可以確定,他也是一位宋朝遺民。據說他還是名門之后,南宋理宗時大臣(官至副宰相)真德秀的后代。他自稱山民,后人據此冠其名曰:真山民。這首詩寫的是黃昏時分,他走在鄉(xiāng)間小道上的情與景。
“未暝先啼草際蛩,石橋暗度晚花風。”天尚未黑,作者走出家門,漫步在鄉(xiāng)間小道上,就聽到田野路旁、草叢之中蟋蟀鳴叫起來了,耳目為之一新。他踱上石橋,暮色漸濃,微風吹來,不知何處的晚花暗香陣陣送來,送入鼻中,沁人心肺。“歸鴉不帶殘陽老,留得林梢一抹紅。”作者站在橋上駐足眺望,忙碌了一天的烏鴉,啼叫著飛向自己的窩巢。他發(fā)現,歸巢暮鴉并未帶走夕陽,因為樹梢上還留著淡淡的一抹紅色,留待作者盡情欣賞。暮鴉的善解人意令作者十分感動,他覺得晚步不虛此行,回家后即寫下這首小詩,以報答鳥的溫情厚意。這首小詩看似純粹寫景,實際可能寓有弦外之音,若作者真是名門之后,詩才又如此出色,新朝統(tǒng)治者為了網羅人心,是不會放過他的。遺民中,耐不住寂寞,經不住誘惑,在新朝統(tǒng)治鞏固之后,陸陸續(xù)續(xù)應召出來,也大有人在。但作者這首詩似乎在表明心志,暮鴉歸巢,夕陽將老,自己將鐘情山水,終老田野。此詩表明,作者乃一“真山民”也!
上一篇:杜牧《途中一絕》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韓愈《晚春二首·其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