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頍者弁,① 皮帽尖尖頂有角,
實維伊何?② 戴著它來做什么?
爾酒既旨, 您的酒味既甘醇,
爾殽既嘉。 您的菜肴也不錯。
豈伊異人?③ 難道來的是外人?
兄弟非他?! ⌒值芊撬蛔馈?br>
蔦與女蘿,④ 攀藤蔦草和女蘿,
施于松柏。⑤ 蔓延依附松和柏。
未見君子, 還沒見到君主時,
憂心弈弈;⑥ 心神不定難訴說;
既見君子, 如今見到君主面,
庶幾說懌。⑦ 心里舒暢又快活。
有頍者弁, 皮帽尖尖角在上,
實維何期?⑧ 戴著它是為哪樁?
爾酒既旨, 您的酒味既甘醇,
爾殽既時。⑨ 您的菜肴噴噴香。
豈伊異人? 難道來的是外人?
兄弟具來?! ≈劣H兄弟聚一堂。
鶯與女蘿, 攀藤鶯草和女蘿,
施于松上?! ÷永p繞松枝上。
未見君子, 還沒見到君主時,
憂心怲怲;⑩ 心里痛苦又憂傷;
既見君子, 如今見到君主面,
庶幾有臧?! ∠M軌虻觅n賞。
有頍者弁, 新制皮帽尖尖頂,
實維在首。 戴在頭上正相稱。
爾酒既旨, 您的酒味既甘醇,
爾殽既阜。(11) 您的菜肴更豐盛。
豈伊異人? 難道來的是外人?
兄弟甥舅。(12) 兄弟舅舅和外甥。
如彼雨雪,(13) 人生好比下場雪,
先集維霰。(14) 先霰后雪終融盡。
死喪無日, 不知何日命歸陰,
無幾相見?! ∧苡袔追瑪⑻靷?。
樂酒今夕, 不如今夜痛飲酒,
君子維宴。(15) 及時宴樂各盡興。
(程俊英譯)
【注】①頍(kui):形容帽頂尖尖的樣子。弁:貴族戴的一種皮帽子。②實:是。維:為,伊:語助詞。③伊:是。④蔦(niao):一種攀援植物。女蘿:一名兔絲,也是攀援植物,常綠樹而生。⑤施(yi):蔓延。⑥奕奕:心神不定的樣子。⑦說:通“悅”。懌(yi):喜。⑧期:語末助詞。⑨時:善,美。⑩怲怲(bingbing):憂愁的樣子。(11)阜:盛,多。(12)甥舅:古代稱女婿為甥,岳父為舅;姊妹的兒子為甥,母親的兄弟為舅。這里代表異姓親戚。(13)雨雪:下雪。(14)集:落。霰(xian):雪珠。(15)維:同“惟”,只有。
這是一首寫周天子宴請同姓兄弟與異姓親戚等貴族的詩。作者當(dāng)是被宴請的貴族之一,因此詩從赴宴者的角度來描寫宴會的豐盛,并反映了貴族與周天子的依附關(guān)系,抒發(fā)了統(tǒng)治階級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思想感情。另外,亦有人認(rèn)為此詩是寫某貴族宴請其兄弟親戚的,自無不可。總之,它描寫的是貴族享樂的生活與沒落的心理。
全詩共三章。第一二章側(cè)重于反復(fù)詠唱宴會酒菜的豐美及貴族對天子的愛戴和依賴之情。第三章則主要表達(dá)人生無常,應(yīng)及時行樂的思想。
第一章以“有頍者弁,實維伊何?”的設(shè)問句式開端,既生動形象地描寫出貴族所戴的皮帽子之形狀,又逗引起讀者對皮帽子的好奇心,并含蓄地暗示了貴族們?nèi)绱艘鹿诔菫榱藚⒓又芴熳拥氖⒀?。詩開頭兩句可謂收一石三鳥之功。后兩句“爾酒既旨,爾殽既嘉”,則轉(zhuǎn)向描寫與贊美酒宴之豐美,這正是對頭兩句貴族們?yōu)槭裁创髦饧庥薪堑钠っ弊又O(shè)問的解答。這兩句以“爾”即您的第二人稱來寫,又飽含著貴族對天子盛宴的贊美之意。以上四句是第一層次,采用賦的手法交待貴族赴天子酒宴一事。接下四句“豈伊異人?兄弟非他。蔦與女蘿,施于松柏”為第二層次,借助比喻表現(xiàn)貴族與周天子的依附關(guān)系。戴著皮帽子來的不是外人,這層意思以“豈伊異人?”的反問句式道出,是在強(qiáng)調(diào)赴會的貴族與天子具有非同尋常的同姓血緣關(guān)系。對這種關(guān)系詩中又用“蔦與女蘿,施于松柏”的比喻來形容:“蔦與女蘿”喻貴族,他們蔓條細(xì)軟,必須有所依附才能生存;“松柏”喻周天子,他是貴族挺拔的靠山。這種關(guān)系自然使貴族對天子充滿了愛戴與信賴之情。第三層次“未見君子,憂心奕奕;既見君子,庶幾說懌”即是這種感情的抒發(fā)。“未見”與“既見”兩相對照,以“未見君子”之憂襯托“既見君子”之喜。這就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了貴族對天子之情,幾達(dá)到“不可一日無此君”的程度。
第二章的層次與意思同第一章基本相同,許多詩句是第一章的重復(fù),有些詩句雖然遣詞用字稍有變化,如“實維伊何”改為“實維何期”,“爾殽既嘉”改為“爾殽既時”,“兄弟非他”改為“兄弟具來”,“憂心奕奕”改為“憂心怲怲”等,但意思并無二致。只有最后一句“庶幾說懌”改為“庶幾有臧”,意思有所遞進(jìn),即在求得精神上喜悅的同時,還希望有物質(zhì)上的好處即能受到賞賜。這就從另一個側(cè)面道出貴族對周天子的期望與信賴。
第一二章反復(fù)吟詠貴族對天子的感情,亦可見周天子是他們既得利益的保障,天子與貴族本是同根生的。
第三章內(nèi)容上則有很大變化。此章借酒宴“反映了西周末年統(tǒng)治集團(tuán)對國家前途悲觀失望和及時行樂的心情”(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這種復(fù)雜的心態(tài)正是國家政治局面走向衰亡的反映,它對于我們認(rèn)識西周末期的政治狀況頗有參考價值。詩此章開頭“有頍者弁,實維在首”不再采用前兩章的設(shè)問句式而改為陳述句,這就更明顯地見出詩內(nèi)容的轉(zhuǎn)化。但第一句與前兩章第一句仍相同,這又保持了節(jié)奏感的協(xié)調(diào),而此章第一層次與前兩章第一層次亦無甚區(qū)別,使其內(nèi)容具有連貫性。此章第二層次“豈伊異人?兄弟甥舅。如彼雨雪,先集維霰”,已不再是前兩章內(nèi)容的反復(fù)。它不僅增添了“甥舅”這異姓親屬,擴(kuò)大了赴會貴族的范圍,更重要的是借此表達(dá)了貴族們普遍存在的消極、沒落的人生觀。詩人對此采用比喻,形象地把人生比為天上落雪,先下雪珠后降雪,但終歸要融盡而化為虛無。人之“生年不滿百”(《古詩十九首》),因為“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同上)天下畢竟沒有不散的筵席,“兄弟甥舅”的貴族地位再高,都難逃“奄忽隨物化”(同上)的結(jié)局。這本是人生的自然法則。但對于奢侈享受的貴族來講,由于見氣數(shù)將盡,就特別憂生懼死,為了填補(bǔ)心靈的空虛,就只有及時行樂了。故第三層次先云“死喪無日,無幾相見”,意謂生命如朝露,料不到什么時候結(jié)束,沒有多少光陰可供他們再歡聚行樂了;然后云“樂酒今夕,君子維宴”,意謂只有抓住今夜眼前的時光,狂歡痛飲了,大有“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dāng)及時,何能待來茲”(同上)之意。而“君子”即周天子(當(dāng)指周幽王)亦與其“兄弟甥舅”等貴族靈犀相通,他就只有召開盛宴與其親戚貴族們作死亡前的狂歡而已。末句點出周天子宴請貴族的原因。這表明西周末世的君與臣都是在惶惶不安中尋歡作樂的。此詩乃是對沒落的統(tǒng)治集團(tuán)矛盾心態(tài)的一種寫照。
這首詩以賦為主,兼有比興。雖不乏章節(jié)之迭復(fù),但不象《鴛鴦》那樣純?nèi)粏我坏刈魍x反復(fù);而是迭復(fù)之后又有拓展,使內(nèi)容顯得曲折變化,意蘊(yùn)亦比較豐厚。
上一篇:《韓奕》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風(fēng)雨》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