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奕梁山①,巍巍高聳梁山岡,
維禹甸之②,大禹治水到此方,
有倬其道③。一條大路通周邦。
韓侯受命④,韓侯入朝受冊命,
王親命之:周王親自對他講:
“纘戎祖考⑤,“祖先事業你繼承,
無廢朕命。我的命令切莫忘。
夙夜匪解⑥,早夜工作別松懈,
虔共爾位⑦。忠誠職守勿疏荒。
朕命不易⑧,我的冊命不輕發,
榦不庭方⑨,望你伐叛正紀綱,
以佐戎辟⑩。”以此輔佐你君王。”
四牡奕奕,四匹公馬真肥壯,
孔修且張(11)。又高又大氣昂昂。
韓侯入覲(12),韓侯入周來朝見,
以其介圭(13),手捧大圭上朝堂,
入覲于王。俯伏丹墀拜周王。
王錫韓侯,王賜禮物示嘉獎,
淑旂綏章(14),錦繡龍旗彩羽裝,
簟茀錯衡(15),竹簾金轅車一輛,
玄袞赤舄(16),黑色龍袍大紅靴,
鉤膺鏤錫(17),銅制馬飾雕文章,
鞹鞃淺幭(18),淺色虎皮蒙軾上,
鞗革金厄(19)。馬轡馬軛閃金光。
韓侯出祖,韓侯離朝祭路神,
出宿于屠(20)。路上住宿在屠城。
顯父餞之(21),顯父設宴為餞行,
清酒百壺。美酒百壺醇又清。
其肴維何?席上葷菜是什么?
炰鱉鮮魚(22)。清蒸大鱉鮮魚羹。
其蔌維何(23)?席上素菜是什么?
維筍及蒲。嫩蒲燒湯竹筍丁。
其贈維何?臨行贈品是什么?
乘馬路車(24)。高車駟馬垂紅纓。
籩豆有且(25),七盤八碗筵豐盛,
侯氏燕胥(26)。韓侯宴飲真高興。
韓侯取妻,韓侯結婚娶妻房,
汾王之甥(27),她的舅父是厲王,
蹶父之子(28)。司馬蹶父小女郎。
韓侯迎止(29),韓侯駕車去親迎,
于蹶之里。蹶邑大街鬧洋洋。
百兩彭彭(30),百輛新車擠路上,
八鸞鏘鏘(31),車鈴串串響丁當,
不顯其光(32)。榮耀顯赫真輝煌。
諸娣從之(33),陪嫁眾妾緊相隨,
祁祁如云(34)。多如彩云巧梳妝。
韓侯顧之(35),韓侯舉行三顧禮,
爛其盈門(36)。滿門燦爛又堂皇,
蹶父孔武(37),蹶父威武又雄壯,
靡國不到;出使各國游歷廣;
為韓姞相攸(38),他替女兒找婆家,
莫如韓樂。莫如韓國最理想。
孔樂韓土,住在韓地歡樂多,
川澤訏訏(39),河川水泊寬又廣,
魴旟甫甫(40),鳊魚鰱魚多肥大,
麀鹿噳噳(41),母鹿公鹿滿山岡,
有熊有羆,深林有熊又有羆,
有貓有虎(42)。山貓猛虎幽谷藏。
慶既令居(43),歡慶得了好地方,
韓姞燕譽(44)。韓姞安樂心舒暢。
溥彼韓城(45),韓國城邑路寬廣,
燕師所完(46)。工程完竣靠燕邦。
以先祖受命(47),韓國祖先受王命,
因時百蠻(48)。節制蠻族控北方。
王錫韓侯,王賜韓侯復祖業,
其追其貊(49),追貊兩族由你掌,
奄受北國(50),包括北方諸小國,
因以其伯(51)。你為方伯位居上。
實墉實壑(52),城墻城壕替他筑,
實畝實籍(53)。墾田收稅樣樣幫。
獻其貔皮(54),他們貢獻白狐皮,
赤豹黃羆。赤豹黃熊好皮張。
(采用程俊英譯詩)
[注釋]①奕奕:高大的樣子。梁山:在今河北固安縣附近。②甸:治理。③有倬:即倬倬,廣大。④韓侯:其始受封成立之世,武王子封于此。在今河北固安縣東南。受命:受周王封侯的冊命。韓侯的父親死了,他繼位初立,來鎬京朝見周王。周王在宗廟中舉行冊命之禮。⑤纘:繼承。戎:你。⑥解:通“懈”。⑦虔:恭敬而有誠意。共:奉行。⑧不易:不是輕易給的。⑨榦:征伐。不庭:不肯來朝見周王。方:方圓、諸侯。⑩辟:君王。(11)修:長。張:大。(12)覲:朝見。(13)介圭:大圭,玉制的禮器。(14)淑:美。綏章:旗桿頭上染色的羽毛。(15)簟茀:遮蔽車廂的竹席。錯衡:畫上花紋或涂上金色的車轅前端的橫木。(16)玄袞:畫有龍紋的黑色禮服。赤舄(xi):貴族穿的紅鞋。(17)鉤膺:套在馬胸前頸上的帶飾。錫:馬額上的金屬飾物。(18)鞹:去毛的獸皮。鞃:車廂前供人依靠的橫木上覆蓋的獸皮。淺幭:車軾上虎皮制的覆蓋物。(19)鞗(tiao)革:馬籠頭。厄:通“軛”,飾轡首的金環。(20)屠:即杜陵,在今陜西西安東。(21)顯父:人名。(22)炰:烹煮。(23)蔌(su):蔬菜。(24)乘馬:四匹馬。(25)籩:盛干果的竹器。豆:盛菜的高足器。且(ju):多的樣子。(26)侯氏:指韓侯。燕胥:安樂。(27)汾王:周厲王。(28)蹶父(guifu):周宣王時的卿士。(29)迎:親迎。止:語氣詞。(30)兩:通“輛”。彭彭:眾多的樣子。(31)鸞:車鈴。(32)不:通“丕”,大。(33)娣:古代諸侯嫁女,以同姓諸女陪嫁做妾,叫做娣。(34)祁祁:眾多的樣子。(35)顧:古代男子到女家親迎,有三次回顧的禮節。(36)爛其:即爛爛,燦爛有光彩的樣子。(37)孔武:很威武。(38)韓姞:即韓侯之妻,本姓姞。攸:住所。(39)訏訏:廣大的樣子。(40)甫甫:魚肥的樣子。(41)麀(you):母鹿。噳噳:群鹿相聚的樣子。(42)貓:山貓。(43)既:取得。令居:好住處。(44)燕:安。譽:通“豫”,樂。(45)溥:大。(46)燕:指北燕,在今河北大興縣。(47)以:因為。先祖:指韓侯的祖先。(48)因:依靠。時:是、這。百蠻:指北狄諸部。(49)追、貊:北狄國名。(50)奄:包括。(51)伯:方伯,是一方諸侯之長。(52)實:是。壑:城壕。(53)畝:開墾田地。籍:定收賦稅。(54)貔(pi):一種猛獸。
[賞析]這是一首歌頌韓侯的詩,陳廷杰《詩序解》說:“此詩專美韓侯”短短一句話,就把詩的主題扼要地點明了。《詩序》:“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錫命諸侯。”以為作者是尹吉甫。朱熹駁他“未有據”。也許《詩序》因為上首《烝民》為尹吉甫所作,故此連帶而及,但現在已無法考定了。詩名《韓奕》,取詩中二字為題。陳奐《詩毛氏傳疏》:“韓,韓侯。奕,猶奕奕也。宣王命韓侯為侯伯,奕奕然大,故詩以‘韓奕’命篇。”詩中敘述韓侯朝周,受王冊命,周王賞賜他許多貴重物品。他離開鎬京,路經屠邑,抵達蹶里,與韓姞結婚。還描寫了韓地物產豐富,韓姞樂得其所。最后寫周王任命韓侯為統率北方諸侯的方伯。
這也是一首諛詩,不過寫得卻很生動,并非一味地溢美。全詩敘事脈絡清晰,結構嚴整。第一、二、三章正面贊美韓侯,從來朝、受賜寫到歸國,落筆冠冕堂皇,是頌詞的正體。四、五兩章卻轉而寫韓侯娶妻和韓地的沃美,看似無甚關聯,其實作者正借此兩章興起波瀾,從側面極意烘托,與贊美韓侯的中心內容相映成趣,這是頌詞的變體。末章又歸結到封邦建侯,收筆莊雅得體,不失頌歌本色。此詩結構的妙處在四、五兩章,有了這兩章的穿插,全詩便顯得莊重而不板滯,靈動而不佻達,舒展而不浮泛,比那些一味堆砌頌詞的詩作要高出一籌。
除了結構整飭之外,此詩在遣詞造句方面也頗有特色。第一章寫周王冊命,用詞古奧典重,符合天子制詞的口吻。第二章寫周王賜韓侯禮物,“淑旂綏章”以下便顯得奇光異彩,炫睛奪目。因為不如此寫,便不能突出天子恩寵之隆。第四、五兩章連用“彭彭”、“鏘鏘”、“祁祁”、“爛爛(“爛其”等于“爛爛”)”、“訏訏、“甫甫”、“噳噳”等七組疊詞,將韓侯婚娶之盛與韓土物產之豐寫得十分生動活潑。一詩之中,風格三易,足見詩人能夠隨境敷景,駕馭文字的功力是比較深厚的。近人吳闿生《詩義會通》評曰:“雄峻奇偉,高華典麗兼而有之。”又引舊評曰:“首章‘纘戎’以下,古奧如《尚書》,此退之得之以雄百代者。三章忽變清麗,令讀者改觀。四、五兩章朝會大文,夾敘婚姻事,艷麗非常。”他的評論雖有過譽之處,但在欣賞這首詩時還是可以參考的。
上一篇:《隰有萇楚》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頍弁》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