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有成命,① 昊天上帝有明命,
二后受之。 文武二王接受了它。
成王不敢康,② 成王不敢貪圖安逸,
夙夜基命宥密。③ 日夜操勞勤政為民。
於緝熙! 呵,奮發(fā)前進(jìn)!
單厥心,④ 盡心盡力,
肆其靖之!⑤ 于是安定了天下四方。
【注】①昊天:蒼天,皇天。成命:明命。②康:安樂。③宥密:宏深而靜密。④單:通“殫”,盡的意思。⑤肆:于是。靖:平定。
頌是贊美詩,是把成功告訴神明的宗廟樂歌。這首頌詩說誰取得了成功?贊美的誰?對主題的解說就有分歧了。《毛詩序》認(rèn)為是“郊祀天地”,贊美的是文武二王。朱熹不贊成,認(rèn)為“多道成王之德”,是“祀成王之詩”。清代學(xué)者姚際恒、方玉潤均贊同朱說。的確,“豈有祭天地不告天地而專頌王成功之理”(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當(dāng)以朱說為是。全詩七句,除首二句外,后五句全是贊成王的。詩的開端先指出上帝有明命,文武二王接受了它,滅了殷商,開創(chuàng)了周朝基業(yè)。在上帝、祖先混合宗教作為精神支柱的上古社會中,上帝是最尊嚴(yán)、最偉大的,忠實(shí)執(zhí)行上帝命令的文武二王也是尊嚴(yán)偉大的。這里,把上帝、祖宗打扮得滿身靈光,也是為了把成王的功德罩上神異的光圈。同時還有飲水思源、敬天尊祖之意。后五句贊美成王如何守業(yè)及取得成功。“不敢康”,是居安思危。貪圖安逸,將要丟失江山,商紂王貪圖享樂,招致滅亡便是前車之鑒。“夙夜基命宥密”,是贊美成王深謀遠(yuǎn)慮,不懈怠、夙興夜寐,保國安民。所謂“基命”之“命”,指天命,也包含有先王的遺命。因?yàn)槲奈涠醭惺芴烀虚_國之功,配享天地,“在帝左右”。祭祀神靈的目的一是表功,一是為了把臣民團(tuán)結(jié)起來,爭取更大勝利。“於輯熙”的“輯熙”,高亨先生講成“奮發(fā)前進(jìn)”,是深得其旨的。一方面贊美成王,另一方面對臣民確有號召、鼓舞的用意在。最后兩句從取得的成功贊美成王:盡心盡力,于是平定了天下,安定了四方。頌詩的功用是告神。其要求是“義必純美”,不象“宴飧時之常詠”(劉勰《文心雕龍·頌贊》),可以大加修飾。語言樸質(zhì),高度概括則是這首頌詩的特色。
上一篇:《時邁》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有客》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