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丘中有麻,
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
將其來施施。
(麻、嗟、施,歌部。)
丘中有麥,
彼留子國。
彼留子國,
將其來食。
(麥、國、食,之部。)
丘中有李,
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
貽我佩玖。
(李、子、玖,之部。)
〔譯文〕
小丘上有麻田,我那留地的小伙子啊!我那留地小伙子,愿你悄悄來相見。
小丘上有麥田,我那留地的小伙子啊!我那留地小伙子,愿你悄悄來共餐。
小丘上有桃李園,我那留地的小伙子啊!我那留地的小伙子,送我佩玉結良緣。
〔評介〕
《丘中有麻》三章,章四句。這首詩是《詩經》中爭議較多的篇章之一,歷代學者眾說紛云。《詩序》:“莊王不明,賢人放逐,國人思之,而作是詩。”或說此系詩人見周室衰微,賢人放廢而作,有相與偕隱之意。又《詩集傳》:“婦人望其所與私者而不來,疑丘中有麻之處,復有與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然而來乎?”近代學者多認為此詩是一首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幽會情歌。詩中主人公是女的。相約幽會地點是麻田、麥田,有如《鄘風·桑中》的“桑中”一樣。這位女子等的是留地的小伙子。(一說,留是劉姓;一說留是遲。)詩中“子嗟”、“子國”、“之子”皆指所思之人,同指一人,即留地的那個小伙子。相會時男子將佩玉贈送給女方。古代風俗,男女相悅,多以身上所佩之飾物相贈,為永結為好的信物。聞一多說:“合歡以后,男贈女以佩玉,反映了這一詩歌的原始性。”詩的結句“貽我佩玖”,象征著他們戀愛的成功,預示著這對年輕情侶將有一個美滿幸福的未來。
上一篇:《下泉》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東方之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