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大憝
【出典】 《尚書·周書·康誥》:“王曰:‘封,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舊題漢·孔安國傳:“大惡之人,曾為人所大惡,況不善父母,不友兄弟者乎。”《后漢書》卷五四《楊震傳》附《楊秉傳》:“秉對曰:‘……元惡大憝,終為國害。’”
【釋義】 大憝,語出《尚書》,意思是大惡之人。
【例句】 觀當日,清大憝,震天聲。(王之道《六州歌頭·和張安國舍人韻呈進彥》1158)這里用“清大憝”追敘唐西平王李晟平定叛鎮朱泚的歷史功績。
詩詞典故·大憝
【出典】 《尚書·周書·康誥》:“王曰:‘封,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舊題漢·孔安國傳:“大惡之人,曾為人所大惡,況不善父母,不友兄弟者乎。”《后漢書》卷五四《楊震傳》附《楊秉傳》:“秉對曰:‘……元惡大憝,終為國害。’”
【釋義】 大憝,語出《尚書》,意思是大惡之人。
【例句】 觀當日,清大憝,震天聲。(王之道《六州歌頭·和張安國舍人韻呈進彥》1158)這里用“清大憝”追敘唐西平王李晟平定叛鎮朱泚的歷史功績。
上一篇:典故《大庭之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大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