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知魚樂
【出典】 見“子非我,安知我”條。
【釋義】 《莊子》載,莊子、惠施曾游于濠水攔河堰(梁)上,辯論魚之樂與否。后常用作詠閑適之游的典故。
【例句】 ①我自知魚,翛然濠上,不問魚非我。(李彌遜《永遇樂·初夏獨坐西山釣臺新亭》1047)這里用“知魚樂”之典描寫自己獨坐釣臺之上悠然自得的心情。②有鹿從渠求鹿夢,非魚定未知魚樂。(辛棄疾《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廊之韻》1871)這里用“非魚定未知魚樂”說明不親自隱居,一定不會感受到隱居之樂。用此典表現作者游南巖時對隱居的贊美。③漫結鷗盟,那知魚樂,心止中流別有天。(吳文英《沁園春·冰漕鑿方泉賓客請以名齋,邀賦》2905)這里用“知魚樂”典描寫作者在方泉旁游樂徘徊的情景。④知我知魚未是樂,轉篷閑趁白鷗招。(張炎《瑤臺聚八仙·為野舟賦》3474)這里用莊子、惠施辯論“知我”、“知魚”事,說明人之樂不在論辯之中。⑤似我知魚,亂蒲流水動清飲。(張炎《長亭怨·為任次山賦馴鷺》3476)這里活用“知魚”典,描寫馴鷺俯視流水游魚的情景。⑥知魚淡然自樂,釣清名、空在絲綸。(張炎《聲聲慢·賦漁隱》3476)這里用“知魚樂”之典描寫漁隱生活的悠然自在。
上一篇:宋詞典故《知章請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稚仙》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