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針》解說與賞析
華陽散人
全稱《拾珥樓新鐫繡像小說鴛鴦針》,又名《覺世棒》,題華陽散人編輯,蚓天居士批閱。卷首有序,后署獨醒道人漫識于蚓天齋。孫楷第定為明無名氏撰(《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胡士瑩亦說,作者真實姓名無考(《話本小說概論》)。據卓爾堪選輯《明遺民詩》、《丹徒縣志》等資料考知,明遺民吳拱宸號華陽散人。吳“字襄宗,號華陽散人,丹徒孝廉,肆志山水,終于茅山”(《明遺民詩》第14卷)。蚓天居士,取《孟子·滕文公》“蚓而后充其操”之意。“夫蚓,上食槁壤,下飲黃泉”,無求于人,廉潔之至。蚓天居士疑即吳拱宸之另一別號。吳拱宸為明末清初人,《鴛鴦針》創作于清順治年間南明政權尚存之時。序文提出小說可以“醫國”之說,把小說看成醫國的良劑,可見作者極重視小說作用。
《鴛鴦針》本四卷,書肆析前二卷單行,則為《一枕奇》;析后二卷單行易其卷第,則為《雙劍雪》,去其重復,得四卷十六回。現存《鴛鴦針》殘存第1卷,正文前有圖八葉。為寫刻本。第8、9、13葉及79、80葉版心下鐫“覺世棒初刻”五字。另有《拾珥樓新鐫繡像小說一枕奇》二卷,其第1卷與《鴛鴦針》所存一卷同。《拾珥樓新鐫繡像小說雙劍雪》二卷。后兩種無序無圖,編輯及批閱署名同《鴛鴦針》殘本。大連圖書館藏《鴛鴦針》殘本一卷、《一枕奇》二卷、《雙劍雪》二卷。吉林大學圖書館藏有此種油印本。
第1卷《打關節生死結冤家 做人情始終全佛法》,以明代嘉靖朝為背景,寫杭州仁和縣秀才徐鵬子考卷優異,被同學丁全買通考官,竊奪換上丁全名字,害人成已,揭露科場舞弊,官場受賄的黑暗。
第2卷《輕財色真強盜說法出生死大義俠傳心》,以明天順至嘉靖朝為背景,寫江西南昌府新建縣秀才時大來得到風髯子(黃俠)救助,脫離困境,終于二人都被朝廷重用,時大來任巡撫有功,升兵部尚書。風髯子任御倭副將,升寧夏掛印總兵。小說據以說明“朝廷要破格用人,不可拘定那一流一途才做得官”的主張。
第3卷《真文章從來波折 假面目占盡風騷》,崇禎年間,秀才宋連玉謙虛誠實,不慕功名。他的同社文友卜亨一無所長,文不能成篇,到南京捐監,騙宋連玉為他代考。卜亨后到北京傅御史家,為逃避作文章,尋狗洞爬出逃走。小說諷刺了假名士。
第4卷《歡喜冤家一場空熱鬧 撰錢折本三合大姻緣》,以明萬歷朝為背景,寫吳元理、范順兩個不同類型不同性格的商人。范順占有了吳元理千余擔米,后出外經商,家中妻妾姿意行淫,弄出許多丑狀。范順之女貞姐嫁給一個窮儒生。女婿中進士,授知縣。吳元理遭橫事,賴范順女婿相助免罪。
《鴛鴦針》四卷從幾個側面真實地反映了晚明社會現實,塑造了明代科舉制下幾種不同的儒生形象,再現了他們心靈的美與丑,行為的正與邪,生活的貧困與追求。在描寫假名士卜亨的丑行時,作者用了外諧內莊的諷刺筆法。這是一部早于《儒林外史》近百年的短篇儒林小說集。孫楷第云:“文皆流利,其事或實或虛,要皆寄其不平之思。雖傷蘊藉,較之清代諸腐儒短篇小說猶為勝之。”(《大連圖書館所見小說書目》)現有春風文藝出版社的校點本,為“明末清初小說選刊”之一。
上一篇:《西游記·高老莊》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剪燈余話·鸞鸞傳》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