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梅庵憶語
《如皋冒氏叢書》本《影梅庵憶語》扉頁書影
《如皋冒氏叢書》本《影梅庵憶語》正文書影
清代文言中篇傳奇小說。一卷三十九條。作者冒襄(1611—1693),字辟疆,號巢民,又號樸巢,江蘇如皋人。成書于清順治八年(1651)。
現存主要版本有《賜硯堂叢書》本;《如皋冒氏叢書》本;清宣統國學扶輪社刊《香艷叢書》本;1915年上海文明書局《說庫》石印本。1982年上海書店《美化文學名著叢刊》影印1936年國學整理社本,1991年岳麓書社排印本。
十五年前,才子冒辟疆應試白門(南京),慕秦淮名姬董小宛之名,數次登門不遇。后來總算見了面,兩人相見恨晚。三年后,他們再次于湖樓夜晤,雙方流露出深情,當時董小宛之母新死,她自己也臥病十八日。但當她得知眼前郎君即三年前的曲欄醉晤人時,就馬上強起,揭帷帳審視,且移燈留榻上。冒生憐她有病,愿辭去。她卻牽留之,情意綿綿。冒公子辭別要走,她競二十七天隨路相送,堅以身從。冒辟疆并非不愛她,也想把她娶回家去,怎奈期迫科試,況且董小宛乃娼門女子,落籍金陵,于門風有礙,便只好狠狠心腸,暫時拒絕了她的要求,使其掩面痛哭失聲而別。但這位佳人,又在冒生白門秋試之時,竟孤身攜老媼相訪,因避盜而幾乎柁折舟毀;又在江上以小舟相追從,在燕子磯遇風,幾遭滅頂之災。幸而吉人天相,后來仗了虞山宗伯一行人的大力相助,替小宛完了債,落了籍,把她安安穩穩地送到了如皋冒府,這才算是天下有情人終成了眷屬。
小宛在冒家任勞任怨,賢惠有德,和一般從曲院中出身的、以色媚人的“小老婆”不同。她事上處下,相夫教子,一往情深。冒辟疆五年之中生了三次大病,全由小宛一人盡心竭力照料服侍。過度的操勞,使這位美人兒星靨如蠟,弱骨如柴。冒生母太恭人及荊人憐之感之。但小宛始終不悔。她隨著冒家坎坷跌蕩,奔馳患難,終保玉顏無恙。冒董二人的愛情之果,雖只享受九年,但冒辟疆深感幸福,覺得不虛此生。
明清易代之際,冒家歷盡劫難。小宛始終與冒襄生死與共。甲申三月之變,一家人逃難出城。戰亂中,董小宛飽嘗了顛沛流離之苦。冒辟疆按照“先急老母,次急荊人”的原則行事,根本顧不到董小宛。但她毫無怨恨之心,反而支持丈夫的這種舉措。第二次逃難時,冒辟疆想要把她委棄在朋友家中,小宛也同意了,十分通情達理。后來因為一家人也舍割不下她,仍取消前議,攜之同行。
后冒辟疆在友人處住宿,夜里做夢回家,不見了董小宛,一慟而醒。次日,立即趕回家中,不久,董因生病而死。
上一篇:《歸蓮夢》介紹|賞析
下一篇:《快心編》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