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鶯
清康熙元年(1662)刊本《春柳鶯》序書影
清康熙元年(1662)刊本《春柳鶯》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十回。題“南北鹖冠史者編,石廬拚飲潛夫評”,作者姓名、生平不詳。成書于清康熙元年(1662)。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元年(1662)刊本,藏大連圖書館;清坊刊本,藏國家圖書館;清刊本,藏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民國上海半齋出版社排印餐秀簃本,藏上海圖書館。1983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排印清康熙元年刊本,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影印清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康熙元年刊本。
明嘉靖年問,河南開封甲科進士石昆,字良玉,青春失偶,直到五十歲才續弦娶李氏。一年后,良玉夢神人賜古墨一錠,并對他講墨由延川石液制成。夢醒妻生一子,故取名石液,字延川。石液生得眉清目秀,才思敏捷,十一歲時跟隨父親往蘇州赴任。不久,父母雙亡。石液為人豪爽好義,交游甚廣,詩詞百家又無不精通,常和文友聯社聚會在家中花園的池亭上,人稱池齋先生。
三年之后,家產將盡,門庭冷落。石生孤芳自賞,想尋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作配偶。一日,聽從好友懷伊人的勸導,將自己平日的文稿刊印成集。一時,石生才子之名傳遍一方。石生正準備和懷伊人出游訪美時,接到揚州梅翰林慕名請他前往教館課兒的書信,遂應聘赴約。臨行前夕和懷伊人到蘇州玄墓古香亭賞梅,相識田又玄。石液在亭上見一署名凌春女子的題詩,不禁徘徊眷戀,情生肺腑。為了留下就近尋訪凌春,石液請伊人先行,自己暫不去梅家就館。
石液和書童柏兒尋覓凌春月余而不得,他從詩中典故和署名反復揣摩,推測凌春可能是揚州梅翰林的女兒。欣喜之余,立即想雇船往揚州梅家去,恰被田又玄探知。田又玄本是一個混跡文場的假斯文真卑劣的貪鄙小人,見梅翰林年給石生館金三百兩銀子而滿眼動火,又見石生立意訪覓凌春之志堅決,就心存冒名赴館的歹意,與醫生白隨時串通謀騙,佯言淮安畢監生的女兒畢臨鶯就是凌春,使石生沿水路去淮安尋訪。臨行時田又玄又騙得石生詩稿,冒名頂替石生去揚州梅家就館。到揚州后,又結識徐州的鐵不鋒,二人往梅府拜訪,梅翰林試其文才露出破綻,引起梅父女懷疑,派人到蘇州察訪。
石生到淮安后客居清涼寺,與僧湛然兩相投洽,得知畢臨鶯確實才貌雙全。畢府與寺廟鄰近,畢臨鶯曾隨父游玄墓觀梅,在古香亭見到石液的親筆題詩,又聽說他少年博學多才,也有了憐才愛慕之意。她歸家后以石生之詩譜入琴曲吟唱,寄托情懷。一日,石生在先春園內徘徊時聽到琴曲,察知畢小姐有意于他。然而他心中思忖,自己古香亭題詩是在看到凌春女子題詩之后,畢小姐如是凌春,則其游亭觀梅應在自己題詩之先,她怎會知道自己的詩句呢?石生就托出入畢府的花婆陸媽帶信傳詩,并寫出畢小姐琴曲作為佐證一并面交之。畢臨鶯驚喜之中回贈白玉簫,以表衷情。石生得簫后相思更苦,得湛然提示,遂以詩詞自薦于畢監生,成為畢府座上客。不料又被鐵不鋒讒言加害,畢監生買通徐州錢知府,誣陷石生為盜,派公差來寺捉拿。幸有湛然報信,石液主仆匆忙逃離。石液正在凄苦無助之時,在旅店中相遇懷伊人。伊人慨然贈銀,囑他上京應試。石生也將親筆題寫的一扇一卷、梅府聘書及推薦信交給懷伊人,介紹他去揚州梅翰林家就館。懷伊人來到梅府,田又玄則坐立不安,原形畢露,狼狽遁去。梅翰林在懷伊人處見到石生《楊柳枝詞》十首,深愛其才,向懷伊人透露出想招贅石生為婿的意思。懷伊人恐怕石、畢已有情盟之約,就托詞謊稱詞是石液的朋友所寫。
梅翰林假滿歸朝復職,欽點為鄉試主考。梅有心要取石液為第一名,卻遍尋石生試卷而不見,副主考徐某要點齊也水(石生化名)為解元,因此兩人爭論,結果竟棄去不中。
石生鄉試不中,再帶柏兒去淮安訪畢小姐。此時由于畢監生為官貪酷,被革職查辦。當石生舊地重游時,畢家已變成錢府。石生聽說畢監生的侄兒已過繼給錢老爺為義子,就帶著玉簫以齊也水化名,佯作石生的朋友前往拜訪錢公子。原來錢公子是畢臨鶯小姐為避父禍而喬裝,見到玉簫,深為感動。她對石生稱臨鶯是其堂妹,并不是玄墓題詩的凌春女子。石液方才恍然大悟,但深感臨鶯小姐贈玉簫有意于己的一片癡情,表示不改初衷。
石生又在錢府見到報錄,獲知因考官意見分歧,皇帝有旨所有考生赴京復試,所以匆忙趕路進京。途經徐州,忽遇田又玄,田一面對石生假意周旋應酬,一面暗中勾結鐵不鋒,以徐州盜案未結,陷石生于囹圄之中。幸有徐州府鳳公辦案公正,得無罪釋放。石生進京復試,得中解元,再經會試、殿試,高中探花,入翰林院。
一日,石生出門正好撞見鐵不鋒,鐵講明田又玄奸計行騙、冒名就館、誣告陷害等前情經過,石液才知道凌春正是梅翰林的女兒。石生就寫信給錢公子,講明齊也水是自己的化名,不忘與畢小姐前約,并托錢代媒梅翰林千金凌春。這時候,梅翰林因科場主考徇私蒙罪而降職淮安。畢臨鶯聽說梅凌春選詞擇婿,就以石生的《楊柳枝詞》應選。梅翰林見詞,想起此詞就是石生的朋友所作,立即允婚。畢臨鶯喬裝入贅,洞房之中,畢小姐向梅凌春陳述一切根由,二人親如姐妹,假鳳虛凰,等待石生榮歸。
石生仕途得意,回鄉祭祖后取道淮安迎娶畢、梅二女。途中聽懷伊人告訴京師閻閣老欲將己女強許配于他,石生遂設計掩人耳目,買得柳姑為妾。誰知柳姑就是書童柏兒。石生驚問原因,柏兒泣訴他在徐州失散后,被田又玄脅迫騙賣到此。石生怒田又玄之無恥不義之舉,與懷伊人連夜尋到田住宿的地方,裝鬼歷數田的奸謀伎倆,田又玄驚慌失措,交回騙賣柏兒的身價銀兩。
石生抵淮安,聽說錢公子已娶梅凌春為妻,惱恨錢的棄信負義行為。他幾次訪晤錢公子想問個明白,錢公子總避而不見。后在先春園中經花婆陸媽說破前因,才明白真相。于是,畢、梅兩女同嫁石生,有情人終成眷屬。
上一篇:《施公案》介紹|賞析
下一篇:《春燈鬧》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