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蛻庵詞》新詩鑒賞
詞別集,二卷,元張翥撰。翥(1287~1368)字仲舉,世稱蛻庵先生,晉寧襄陵(今山西臨汾)人。少時隨父生活于饒州、杭州一帶,曾從仇遠學詩詞。至正初以隱逸薦為國子助教,官至翰林院國史編修官。
張詞受到其師仇遠詞風的影響,清疏醉雅,頗似張炎作品。如《謁金門》:“溪水漫。岸口小橋沖斷。沽酒人家門港短,柳蔭旗一半。
細雨鳴鳩相喚,曲港落花流滿。兩兩睡紅鸂鶒暖,惱人春不管。”其他《高陽臺》(染黛浮空)、《倚羅香·雨中舟次洹上》《石州慢·題玉笙手卷》都是這類作品。
在慢詞中也多佳句:“趁一舸、千里東歸,眇天末亂山,水邊孤驛”(《解連環》);“江霜一樹凄涼,葉驚烏夜深啼落。客里相逢,尊前細數,幾度風雨漂泊”(《齊天樂》);“船窗雨后,數枝低入,香零粉碎。不見當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水龍吟》)。從這些例子都可見陳廷焯所云:“張仲舉規橅南宋,為一代正聲,高者在草窗,西麓之間,而真氣稍遜。”(《白雨齋詞話》)
張詞多以江南風物和離情別緒為題材,有個別詞章表達了對游蕩生活的厭倦。
張氏通音律,故其詞在工致典雅之外,還有音韻諧美的特點。
張集隨其詩集以行,為其友釋大抒編輯,存詞一百余首,于洪武間刊刻以行。后收入《四庫全書》。清朱孝臧之《彊村叢書》本乃據《知不足齋叢書》本,并校以舊抄本刊刻。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梅苑》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聲調譜》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