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觀樓全傳
清代白話長篇諷諭小說。一名《雅觀樓》。四卷十六回。題“檀園主人編”,其生平不詳,當系揚州人。或曰作者為“竹西逸史”。成書于清道光元年(1821)。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道光元年(1821)維揚同文堂刊本,藏蕪湖市圖書館;清芥軒刊本;清抄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抄本,199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排印本。
揚州人吳文禮,妻賴氏,以放債為生,掙得家產千余金,開錢莊度日。有一西商,靠賣鹽為生,賺得十余萬,因要不被銀主察覺,將這十余萬銀悄悄存入吳文禮的錢莊,卻沒有立票據。吳文禮夫妻見財起邪心,賴了這十余萬銀,將錢莊賣給他人,搬到別處居住。吳文禮改名錢士俊,人稱錢如命。后西商尋到錢士俊新居欲討回存銀,錢士俊賴賬,西商因無憑無據,只得郁郁而回,不久死去。
錢士俊夫婦年近四十,尚無子嗣,遂造一惟觀樓,供一觀音像,終日膜拜求子。不到半年,賴氏得孕,十月懷胎,生下一子,取名錢世英。其實這錢世英乃是西商投胎,專為索取存銀而來。
錢世英長成六歲時,錢士俊請鄰舍小兒費人才伴錢世英讀書,這費人才書不會讀,專門引誘人學壞。錢世英與費人才一同讀書,學業毫無長進,各種壞門道卻了如指掌。十歲時,錢士俊為兒子做生日,訂下尤老實之女尤鳳姑為媳。錢世英之先生見其實在不長進,辭去館業,尤老實大兒子尤進縫乘機進館,代做先生。
這尤進縫和費人才一鼻孔出氣,終日伴錢世英閑游,不再讀書。賴氏心疼兒子,一心慣著他,對其有求必應、言聽計從。尤進縫、費人才二人得賴氏支持,大膽帶錢世英去秦淮河游船,并去妓家游玩。錢世英迷戀上妓女陳一娘,在陳家留戀忘返。錢世英與陳一娘山盟海誓,發誓要娶陳一娘。賴氏得知,委托尤進縫辦妥此事以遂兒子之心。尤進縫與妓女高翠官從中牽線搭橋,為陳一娘贖身。賴氏在費家后園舊址上起造一大屋,給錢世英婚后居住。屋成后,錢世英迎娶陳一娘過門,兩人如膠似漆,不忍驟離。尤進縫、費人才二人趁機從錢家賺了一筆,分別娶得妓女高翠官和王二保回家。
清抄本《雅觀樓全傳》
正文書影
清抄本《雅觀樓全傳》
正文書影
錢士俊自生子之后,獨自一個終日居住在惟觀樓上禮拜觀音,不再過問家中之事,這日偶然外出得知兒子娶妾陳一娘之事,犬怒,遂打算早日替兒子迎娶尤鳳姑進門。錢士俊回家與賴氏說知此意,賴氏同意,即開始準備婚嫁之事。錢士俊一日忽病,夜間夢見自己被二青衣拘去,被告知自己與賴氏身后結果。醒來后將此事告知賴氏,賴氏不信。不多幾時,錢士俊病轉沉重,一命嗚呼。
賴氏將錢士俊后事草草了過,八月替錢世英了結親事,迎娶尤鳳姑過門。尤進縫又挾帶畢瀛洲、管嘉卿兩人來錢家走動,乘機大撈油水。錢世英成親一月,終日與鳳姑綢繆,一日想起陳一娘,到其房中走動,并與其約定,今后夜夜相會,上半夜宿其處,下半夜回家。
費人才、尤進縫二人因錢世英成親二月來,足不出戶,兩人沒了賺錢之道,遂合計商議個圈套,以便從中撈些外快。錢世英和賴氏被二人說動了心,在隔壁起一大屋并一花園。錢世英日日督促工匠施工,巴不得早日完工。如此過了數月,錢世英終日呆在家里,不覺悶得慌,又想出去游玩。錢世英同費人才、尤進縫二人游湖,見到以前會過的妓女趙福官更有風致,不覺一時心動,當天就去趙家。趙福官拿出鴉片款待錢世英,錢世英一吃上癮,以后日日去趙家走一遭,吃兩口鴉片,同趙福官相處片刻。
那大房造了一年多,總算大功告成。錢世英改惟觀樓為雅觀樓,外人皆稱錢世英為雅觀樓。這日錢世英在雅觀樓下擺宴,陳一娘亦來錢家看新房,鳳姑與陳一娘結為姊妹,共上雅觀樓賞月。陳一娘見錢世英與兩個小官同桌吃酒,舉止輕浮,心生不悅,悶悶而回。錢世英見陳一娘冷淡自己,便用金錢買其歡心,果然奏效,陳一娘與錢世英和好。重陽將近,鳳姑又接陳一娘進園看菊,陳一娘又見錢世英與兩小官在房內戲謔,知其欺騙自己,回家后,一哭二餓三睡覺,四剪頭發五上吊,搞得錢世英煩惱之極,將陳一娘打發離去,令其原夫領回,至南京重操舊業。
陳一娘離去之后,錢世英每日與費人才、尤進縫二人在園中添補擺設,費人才、尤進縫二人又誘錢世英買古玩,俱重價購買偽物。錢世英聞得某庵女尼妖艷,獨自前往親狎。一日正同一小尼親熱,幾名惡少伙同一群匪徒,將錢世英劫走索銀,幸得尤進縫、畢瀛洲二人圓場,花費了些銀子,才得脫身。尤進縫慫恿錢世英捐個官,方不被眾人欺侮,錢世英被說動了心,遂給尤進縫二萬銀子,委尤進縫替自己捐個官職。尤進縫帶了銀子,雇船入京,半路被船夫謀害,仆人只身逃回。費人才、畢瀛洲等人見錢世英將這件美事差尤進縫去辦,俱心懷不滿,設計假官府之名要審問錢世英,抓其前去。賴氏大驚,托畢瀛洲打點一切,畢瀛洲、費人才得錢到手,即刻送錢世英回家。尤進縫仆人,一路乞討回家,向尤老實報告兇信。錢世英聞知消息,知道捐官無望,也非常失望,只得打點尤進縫后事。
錢世英一日去趙家,趙福官正忙于接客,無暇顧及錢世英。錢世英非常生氣,求畢瀛洲代他出氣。畢瀛洲與趙福官串通,假裝趙家被砸,趙福官向錢世英賠禮,兩人和好,而畢瀛洲、趙福官等人又詐得錢世英若干銀子。
錢家自錢士俊死后三年中,已花去六七萬銀子,只剩五萬余金。錢世英拿出一千兩去鹽務中掛窩子,轉眼賺了五千兩。可是樂極生悲,錢世英下身發毒,異常疼痛,請來名醫醫治。錢世英將養三月有余,病體痊愈,見掛窩子好賺錢,又行此道。不料此次大賠,不到兩月,把家中錢財全部折盡。賴氏知后,只得賤賣了花園并大屋,錢世英得了這些銀子,又去嫖賭,頃刻輸得罄盡,又碰上火災,錢家毫厘無剩。賴氏、錢世英上街乞討為生,鳳姑回娘家去住,不久同高翠官赴南京,去陳一娘家,干起窯子生涯。
有一人名周原安,感錢士俊昔日之德,訪得錢世英下落,帶他母子脫離乞丐,賴氏亡故,周原安帶錢世英赴廣東做生意。錢世英在廣東遇見費人才,原來費人才為妻王二保隨原夫逃奔,追到廣東,與王二保及其原夫共做妓家生意。費人才約錢世英去其家,半個月中,錢世英從周原安處偷來之銀又告罄。
一夜,錢世英坐在水邊看月,恍惚間被一婦人領到“觀我堂”,知道了錢士俊與賴氏的后世,又知自己的前因后果,忽然失腳落水,不知所終。
上一篇:《隋唐演義》介紹|賞析
下一篇:《雨花香》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