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艷異編
明刊本《廣艷異編》序書影
明刊本《廣艷異編》正文書影
明代文言短篇傳奇、志怪小說選集。三十五卷,二十五部。題“印月軒主人匯次”。輯者吳大震,字東字,號長孺,又號市隱生、印月主人,安徽休寧(一作新都)人。成書于明萬歷年問。
現(xiàn)僅存明刊本,藏日本內(nèi)閣文庫。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明刊本。
《廣艷異編》實為《艷異編》的續(xù)編。原書分十七部,此書經(jīng)調(diào)整為二十五部。共收作品約六百篇,選材追求“艷”“異”,多數(shù)為明以前的傳奇、筆記小說,唐人作品尤多。對奇聞異事題材的看重及人與神仙鬼怪相戀故事的渲染,這種比較清醒的小說理念的張揚,對后來的《聊齋志異》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神部》中的多數(shù)篇章的主題是入神相戀或揭發(fā)二者間的情義。《巫山神女》敘蕭總與巫山神女的歡會繾綣。《北海神女》敘三衛(wèi)傳書解救北海神女,終受善報。《螺女》敘吳堪愛護溪水感動了上帝,上帝派螺女與吳堪結為夫婦。螺女與吳堪相親相愛,機智地戰(zhàn)勝了縣令的凌逼,等等。
另有一些篇章,借鬼神事曲折地反映人間情狀。如《胡毋班》表彰了胡毋班的孝義行為。《未央老翁》委婉地譏刺了漢武帝大興土木,勞民傷財?shù)纳莩扌袨椤!短┥饺伞窋⑻┥缴袢申幷斜R參軍妻子至陰間欲行霸占,幸得道士明崇儼寫符遣神相救,等等。
《仙部》中多數(shù)篇章述人仙相戀的情事或仙境的清逸,宣揚道家神仙之術及長生不老的運命觀。《王可交》述王可交得逢仙人,飲仙漿、食仙粟羽化成仙的故事。《羅公遠傳》敘道士羅公遠、葉法善與佛僧斗法的奇巧。《元藏幾》述元藏幾舟覆抱木而至滄州神出鬼沒地,所見所聞都為人間少有。及至歸返已歷二百多年,遂成仙而去,等等。
《鴻象部》多記人與星宿的情緣宿分。《蟾宮》敘士人某閑步入蟾宮見神女織登科記的奇聞。《魏耽女》敘魏耽女被賊挾逼成婚,父母異常憂慮,后為北斗本命星所救,等等。
《宮掖部》多述宮廷中珍異寶玩及帝王驕奢淫逸的宮廷生活。《隋煬帝逸事》記隋煬帝窮奢極欲與群姬嬉游曲江水并制造木人及大小游船供其淫樂的豪奢行徑。《明皇雜錄》敘玄宗為楊貴妃置辦貴重妝奩的豪奢浮華。《金鳳外傳》敘陳主延齡與皇后金鳳奢糜淫亂的宮廷生活,等等。
《幽期部》多是男女相戀、幽期歡會的艷事,表彰純真的愛情,譴責負心忘恩,張揚“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意愿。《姚月華小傳》敘楊達與姚月華詩來詞往,漸生愛慕,相約相會,兩情甚洽。不料月華父赴任離去,終致離別。《蔣生》敘蔣生赴試途中借宿一家,與這家女兒通。女父發(fā)覺,即將女兒許配蔣生。后蔣生赴試名落孫山,回到家中聽說妻子因思戀至極已過世,但蔣生日夜恍惚似見妻子追隨。如此不久,亦相思成疾而亡。《寶環(huán)記》記阮生與玉蘭坎坷曲折的愛情及玉蘭悲苦的婚姻生活,等等。
《情感部》多記男女真心相愛的悲艷婚戀。《并蒂蓮花記》敘曹生與麗春互相慕悅,成婚后情意甚洽。后海寇來犯,二人相抱投水而亡。不久池中生出一朵并蒂蓮花。《翠翠傳》敘金定與翠翠曲折艱難,分離難合的凄切情事,等等。
《妓女部》多敘紅顏多才多情多義的情懷及其多難的不幸身世命運。《馮螺翠》敘葉商為眷戀妓女馮螺翠而蕩盡錢財,淪落街頭,凍餒無著,為人做傭。后得馮螺翠苦諫奮發(fā),重操商業(yè),終于致富。《王翹兒》敘名妓王翠翹因懷戀故國,力勸徐海歸降朝廷,后官吏殺死徐海,翠翹心中萬般愧悔,投海殉情,等等。
《夢游部》多敘凡俗夢游神界洞府,欣羨神仙清幽逍遙的極樂生活。《荔枝夢》敘譚徽之與荔枝神女的一夜繾綣歡會,等等。
《義俠部》多敘俠客的高強武藝及扶弱濟困的仗義行為。《劍客》敘某吏設計將囚犯釋放。后吏免官到一地方,縣官即是前所釋放囚犯。不料囚犯恩將仇報,雇用劍客追殺吏人,經(jīng)吏人澄清事實,劍客大憤,歸殺負心縣宰。《碧線傳》敘真本無、文固虛二道士空有一身本事,又孤標特出,不見重用,遂棄世云游天下,懲殺惡人的義行,等等。
北海神女
北海神女嫁給華岳山神第三子,受盡了丈夫的虐待折磨,心中百般委屈。見三衛(wèi)路過華岳廟,請求他傳書給父親北海神。三衛(wèi)同情神女的不幸遭遇,欣然領命前往北海送書。到達北海后,備受禮遇。北海神得知女兒受盡委屈,拍案大怒,即刻命人領軍討平華山。為答謝三衛(wèi),送他北海絹兩匹。后華岳神第三子欲報復三衛(wèi),多虧北海神女報信,才得免。
螺女
常州義興縣吏吳堪,鰥夫,家臨溪水,常用東西遮護溪水,不使溪水污染。一天,吳堪閑步水濱,撿回一白螺,此后他每日從縣衙回來,飯食就已熱氣騰騰燒好擺在桌子上,且味道極好。吳堪以為鄰居老娘可憐他鰥居孤凄所為,便向老娘稱謝。才聽老娘講有一美女,每日在他家中為他下廚備飯。吳堪甚覺奇怪。第二天,吳堪假意去縣衙當值,中途返回,在老娘家暗里觀察自己家中動靜。幾近中午,見一十七、八歲美貌女子下廚為其準備飯菜。吳堪見狀,徑自走入家中,少女不及躲避,遂向吳堪吐露實情:上帝見吳堪敬護溪水,大為感動,遂命田螺姑娘下凡為吳堪料理家務。吳堪遂與田螺姑娘結為夫妻。縣令聽說吳堪妻貌美,欲占為己有,故意刁難吳堪。田螺女智斗縣令,又將縣令一家燒為灰燼。
李靖
李靖微賤時,曾經(jīng)在靈山中射獵迷路,見遠處有燈火,遂欲投宿其家,發(fā)現(xiàn)是一戶富豪人家。起初,家人說家中郎君都已外出,只有老婦人一人在家,不敢留宿客人。李靖百般請求,家人問明老夫人,方才許可。老夫人整治餐飯招待李靖,多是海中鮮味。夜里,忽聽有扣門聲甚急。聽一人說上天命大郎子環(huán)山七百里行雨一周,須下足五丈,不可慢滯,不可暴厲。家人將上帝旨意交老夫人。老夫人見二子外出,請求李靖代為布雨,并將行雨程序交待李靖,申明必須布雨不多不少,否則違反天條,自家將被處罰。李靖布雨時思量,昔日因天旱多擾了下面的村莊,應多下雨。于是連下二十滴,遂使村莊被淹,人畜稼禾遭殃。上天譴責龍王,將老夫人重杖八十,兩個兒子也連坐。老夫人無奈請李靖離去。臨去時,讓其擇兩奴仆。李靖見一奴和善,一奴丑惡,怕?lián)窈蜕婆戏蛉诵λ优?遂選擇了丑惡奴仆。老夫人叱笑與別。后惡奴至半途也不見蹤跡。李靖后來戰(zhàn)死,不及相位,與其擇奴有關。
滄州神女
昆山人范清,山東滄州衛(wèi)之戍卒。剛來時,與同輩中人游城隍廟,見廟中泥塑夫人美艷多姿,思想:娶婦如此,我意足矣。晚上,有一神女自空而下邀范清同游園圃,以消遠戍之愁悶。范清但見園中光景奇妙,十分欣喜。神女又邀范清入海觀龍。歸來后,遂與范清共枕而眠。同戍士卒聽見范清房中有女聲嬌音,疑他誘拐良家女子,入房搜尋,一無所得,于是上稟指揮。指揮夜夢見神女與言,上界謫仙女與范清有舊契,故相從相守。指揮以為范清仙人,倍加禮敬,多次邀范清飲宴。一日,神女勸范清回請指揮赴宴以報其情。范清因為一小小戍卒,無資操持,很是憂慮。神女替其操辦,宴席上金寶器物,山珍海味應有盡有,指揮始終不敢抬頭看視神女。不久,范清思鄉(xiāng),苦無官憑,倍加無聊。神女知夙緣已盡,遂告知范清至東門河下,有舟相接,可送范清回鄉(xiāng)。言畢淚下如雨,相泣別去。第二日清早,范清到東門河下,果見有舟接應,遂乘舟歸鄉(xiāng)。
翠翠傳
淮安民家女翠翠,自幼穎悟聰慧,父母愛如掌上明珠,送她入學讀書。同學中有同齡人金定,聰明俊雅。眾同學常戲言二人同歲應為夫婦。二人也情意相屬,并時常贈詩互表衷情。二人日漸長成,遂通姻好。婚后相親相愛,幸福美滿。張士誠在高郵起兵造反,翠翠被亂軍將領李將軍擄掠而去,納為姬妾。金定多方訪查,得知翠翠在李將軍府中。金定假托是翠翠兄長來探訪妹妹。李將軍見金定讀書識字,遂命其為書啟師爺。金定與翠翠在李府相見,相抱痛哭。不久,金定因相思成疾,終至亡故。自金定亡后,翠翠抑郁曠怨,萬般思念,竟也病故。翠翠臨終前懇求李將軍將她葬在金定墓側。后二人托夢老父,終于歸葬故里。
投桃錄
劉堯舉與父同舟往京城赴試,見鄰舟中一女子美艷若仙。堯舉二目生彩,緊顧女子。女子意無所動。堯舉怕父親回來發(fā)現(xiàn),百般示意,女子還是一無所視。看看父親回來,女子始用腳將絹包勾入裙下,若無其事拾入袖中。堯舉罷場早早歸來,趁父不在,向女子盡訴衷情。女子不信,堯舉情急欲投河表白心曲,女子最終托身于堯舉。回家后,父母夜夢堯舉做欺心事而落榜。父母詰問,堯舉不敢明言。后堯舉領舒州首薦,再去尋訪女子,則杳無音訊。
上一篇:《平閩全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庚巳編》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