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清代張玉書等人奉敕編纂。康熙是清圣祖玄燁的年號。康熙皇帝在位時,曾組織學者編纂了幾部在當時號稱第一的大書,《康熙字典》是其中的一部。《康熙字典》是在明代《字匯》和《正字通》基礎上加以增訂而成,共收入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漢字,是古代字典之最。直到1915年中華書局出版《中華大字典》,才超過了它。《康熙字典》采用《字匯》的編排體例,即以楷體為正體,又根據楷書的結構,將《說文解字》的部首合并為二百十四部,同一部首的字,按照筆畫多少為序,與現代字典的檢索方法基本相同。《康熙字典》注音采用反切法,一一列出《唐韻》、《廣韻》、《集韻》等權威韻書的音切;釋義則以《爾雅》、《方言》、《說文解字》、《釋名》、《廣雅》、《玉篇》、《六書故》等權威字書為準,并在每個義項下引用“始見”的古書為證。也就是說,通過《康熙字典》,讀者可以了解某字在各個時代的讀音和語義,以及此字的最早出處。這對閱讀古典作品真是功德無量。《康熙字典》是古代字書和韻書的集大成之作,康熙皇帝為此書撰寫了序言,并命名為“字典”,即字書之“典常”。字書而稱“字典”,自《康熙字典》始。
上一篇:什么是《廣韻》
下一篇:什么是《經籍纂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