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拍案驚奇
明崇禎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驚奇》序書影
明崇禎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驚奇》正文書影
明代白話短篇(擬話本)世情小說集。四十卷。凌濛初撰。成書于明崇禎五年(1632)前。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崇禎尚友堂刊本,藏國家圖書館、日本內閣文庫。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尚友堂刊本,1989年岳麓書社、1990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話本大系”、1991年岳麓書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庫”、1993年齊魯書社“中國古典小說普及叢書”、中州古籍出版社排印尚友堂刊本。
卷一 進香客莽看金剛經 出獄僧巧完法會分
明嘉靖四十三年,吳中地區遭災,太湖中洞庭山寺僧為了度日,遣辨悟把寺中之寶白居易書寫的《金剛經》真跡去當給王相國府內的嚴都管,換回五十石大米充饑。至年底,王夫人見到了這卷《金剛經》,頓發善心,又把它送回寺。這日,正是觀世音生日,辨悟等離湖上山燒香,嚴都管遵照王夫人之命捧回了《金剛經》。在回寺的船上,辨悟高興地打開觀看,不料一陣旋風,吹走了《金剛經》的首頁。常州柳太守多次欲求《金剛經》而未得。一日,他設計讓江陰縣捕獲的盜賊陷害洞庭山寺僧,逼他們交出了《金剛經》。柳太守觀之,見少了首頁,認為價值不大。就把它交還辨悟,并釋放了住持等人。歸途中,他們來到楓橋,風雨大作,躲進一間草舍避雨,內有一老僧在誦經,無意中發現了丟失的《金剛經》首頁,欣喜異常。敘話中,老僧對辨悟等人告知來歷。辨悟取來《金剛經》,兩下合璧,天衣無縫,遂完璧歸趙,老僧也來到寺中沐浴坐化。
卷二 小道人一著饒天下 女棋童兩局注終身
宋代蔡州大呂村的棋童周國能,棋藝高強,號稱“小道人”。父母見他年長,欲為他娶妻。周國能想覓個棋壇女高手為偶,就來到異域遼國。在燕山的大街上,他見一個美貌女子妙觀在那里指手畫腳地教人下棋。周國能一見鐘情,決心要和她對局并戰勝她娶而為妻。第一次對局,周國能用“激將法”公開挑戰。妙觀先讓高徒張生來試探。周國能連讓三子,才下個平手,妙觀怯場罷戰。好事的胡大郎等自籌二百千利物,硬叫兩人比試。對局前,妙觀央人向周國能求情讓棋,他趁機向來人表明愛慕妙觀的心跡,只要女棋手同意為妻,甘心讓棋。妙觀將計就計,含糊答應。對局中,周國能詐輸半子,而妙觀食言。他情知中計,尋機再下一局。一日,在罕察王府,他借機抖落和妙觀對局的真相,諸王不信,叫妙觀再來當場對局。周國能提出:“若小子勝了,贏小娘子做個妻房?!贝嗽挼玫奖娡鯛數闹С?使妙觀左右為難。在諸王的“力贊”和周國能的“催請”下,她只得勉強應戰,連敗兩局,羞愧而回。當周國能央人提著禮物前往提親時,妙觀又以“戲言”為辭,再次悔約。周國能上訴官府,在幽州路總管泰不華的撮合下,由眾親王?;?終于和妙觀締結了姻緣,成為一時的風流佳話。
卷三 權學士權認遠鄉姑 白孺人白嫁親生女
明代翰林編修權次卿一日逛街,購得一奇異的舊紫金鈿盒,可惜有蓋無底。其實,此盒頗有來歷,乃男女婚姻照驗的信物。其主人是蘇州城中的舊家子弟徐方。他娶妾白氏,生女丹桂。妻兄白大郎生有一子,名叫留哥。白氏瞞著徐方,欲把女兒嫁給留哥,暗中寫就文書,并把鈿盒蓋、底分執兩人,以為信物后,隨徐方赴閩上任。幾年后,徐方任滿,將女兒許配同府陳家。陳公子命薄,得病天亡,丹桂在家凄苦度日。權次卿妻子已亡,正當續娶,然其貌不揚,只得假扮游學秀才,央老尼妙通尋機覓偶。一日,他在庵中邂逅前來燒香的徐丹桂,十分鐘情,待探明情況后,忽想起以前購得的鈿盒來,就冒名頂替,上門認親,很快取得白氏的信任,留住其家。日久天長,他和丹桂產生了感情,經白氏和妙通說合,又有鈿蓋為執,遂和丹桂結成夫婦。翌日,街上鑼鼓喧天,來人稟報,“權老爺已升為學士”。白氏才知女婿姓權,發覺上當。權次卿據實說明全部真相,并取得了白氏母女的諒解。全家隨權次卿赴任,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卷四 青樓市探人蹤 紅花場假鬼鬧
云南富翁之子張寅,向父親索取家財不成,遂訴訟至楊僉憲處。為贏得官司,他送了五百兩銀子給楊僉憲。正當楊僉憲欲枉斷此案時,適逢萬壽圣節將近,他赴京朝賀后又回原籍成都老家去了。張寅白丟了這五百兩銀子,心有不甘,趁赴京廷試時,上楊僉憲家去索討。一日,他來到成都青樓市尋花問柳,遇游守,住在妓女興哥家中。幾日后,他去楊家討錢。楊僉憲先是賴賬,待張寅拿出議單執照時,又假意應允歸還,并設宴款待張寅。席間,他把張寅灌得酩酊大醉,派人在紅花場將他一主四仆共五人結果了性命,掩埋于地下。一年后,張寅的兩個兒子惦念父親,來到成都打探消息。通過四處奔波,得悉父親已被人殺死,就向四川巡按察院告狀。因無實據,巡按察院一時也難斷案。謝廉使和承差史應、魏能假扮成買紅花的客人,勘明真情,把楊僉憲捉拿到案,審明真相后,楊僉憲自知罪孽深重,在獄中自殺。
卷五 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歲朝天
宋神宗時,襄敏公王韶之子南陔在元宵節跟著家人王吉出去觀燈,在宣德樓上鰲山前被人拐走。南陔雖僅五歲,但聰明乖覺,被賊人拐到東華門前,見四、五乘轎子在面前走過,就大聲呼喊起來,賊人丟下他就逃。轎中人原來是高品近侍中大人,救下南陔后,把他帶進宮內。第二天,皇帝得知此事后,即召南陔入宮。他對皇帝的問話對答如流,并向天子稟告有辦法捉拿賊人。原來,他被賊人拐走時,暗中于賊人的衣領上留有記號,只要遣人密查,就可查獲罪犯?;实勐牶笫指吲d,暫時把他養在宮中。開封府尹接到朝廷密旨,由緝捕使臣何觀察帶領眾捕快,四處布防,捉拿罪犯。拐走南陔的罪犯叫“雕手兒”,其時正在玉津園飲酒,被差役李云發現,將他歸案。同時,也破獲了去歲元宵節發生的真珠女姬的舊案?;实垡娔馅胧莻€“神童”,再次召見他,并派人把他送回家中,眾人齊贊南陔的聰明乖巧。
卷六 李將軍錯認舅 劉氏女詭從夫
元順帝至元年間,淮南劉翠翠在學堂中與鄰家之子金定同窗共讀。兩人皆聰明好學,俊雅清秀,被人戲稱為“一對夫妻”。十六歲那年,他們結為伉儷,婚后摯愛情深。一年后,張士誠事起,劉翠翠被張士誠部下的先鋒李將軍掠去,逼迫做妻。不久事平,金定思念翠翠,不遠千里尋妻。他一路餐風露宿,歷盡艱辛,終于在湖北打聽到了她的下落,遂假冒翠翠的哥哥劉金定,前往拜見李將軍,被留在軍中掌管文書。翠翠聽說“哥哥”前來,急忙走出廳房,發現原是丈夫金定,礙于將軍之面,將錯就錯,自稱為妹。金定在李將軍府中溫和待人,廣積善緣,尋找機會和翠翠單獨見面,不覺已過幾月,一直未能如愿。一日,他獨處空房,思妻之情油然而生,就將心事寫成一詩,縫于破舊的衣衫中,托侍兒轉交翠翠拆洗。翠翠發覺其詩,哭成一團,也噙淚和詩一首,依舊縫于衣衫中交侍兒遞交金定。金定探明翠翠心跡,夫妻近在咫尺而無法暢敘別情,竟終日郁悶涕泣,茶飯不進,得病而死。翠翠安葬金定后,精神失常,坐臥不寧,得病不起,捱過兩月后也氣絕而亡。李將軍遵照翠翠遺囑,把他們兩人合葬一處。后他們魂招劉父前來,在夢中得以敘述別后之情。劉父慟哭失聲,顧及兩人恩愛情深,上墳祭奠亡靈。
卷七 呂使君情媾宦家妻 吳太守義配儒門女
南宋紹興年間,四川漢州太守董賓卿之子董元廣攜妻進京,途中路遇呂使君,兩家結伴同往臨安。一路你來我往,十分親熱。元廣前妻姓祝,不幸夭亡,又娶孺人為繼室。她見呂使君豐容俊美,引動了春情。呂使君也頗解其意。兩人眉來眼去,情意綿綿。船至臨安不久,董元廣病亡,呂使君相助操辦喪事。一應完畢后,孺人欲回四川。呂使君也從速辦完公事,并船同行。途中船泊碼頭,孺人以謝孝為名,置酒款待呂使君。席間,兩人言來語去,眉目傳情,但礙于船上耳目眾多,不便行事,遂相約晚間以“獨自推窗看月”為名相機行事。自此兩人暗中往來甚密。船至郫縣,孺人將船上之物及所有宦資搬進呂家,隨從人員也跟著她入呂家門。董家親戚中有個祝次騫,是元廣前妻之兄,其時任嘉州太守,除利路運使,恰為呂使君的頂頭上司,呂不敢前往赴任。幾年后,祝次騫之子祝東老做了四川總干,道經綿州,太守吳仲廣設酒款待。席間,他鐘情于妓女薛倩,問其身世,才知她乃是董元廣的女兒,和祝家是近親,惟因不得繼母歡心,被賣入妓院已有年余。翌日,祝東老會見薛倩,吳仲廣來到,就把她的身世一一告知。吳太守把她安頓于家中暫住,言談中得知她愛著綿州史秀才,就遣人去把他叫來,并準備了聘禮和嫁資,成就了兩人的姻緣。
卷八 沈將仕三千買笑錢 王朝議一夜迷魂陣
北宋宣和年間,平江府有個沈官人,被授將仕郎之職,赴京聽調。他的寓所旁住著鄭十、李三兩個游手好閑之人,整日陪伴他眠花宿柳,飲酒作樂。不到半年,已將城中玩遍。一日,鄭、李兩人相約沈將仕到城外游玩。他們信步而行,來到一個池塘邊,見幾個粗腿大腳的人,光著上身在池塘中沐浴,岸上牽著幾匹好馬。他們看見三人過來,一齊跳出池塘,慌忙穿衣行禮。沈將仕等人回禮后,只見他們向前走去。在李三的提議下,沈將仕等騎馬來到郡守王朝議家中。王朝議大擺酒席款待他們。席散后,沈將仕去庭中散步,見內室中有七、八個美女正在賭錢作戲,李三也在其中廝混,不覺心動,懇請鄭十帶他進去。美酒、艷女,沈將仕自喜身入仙宮,志得意滿,不知不覺間,早已把所帶的三千兩銀子輸個精光。他不甘心失敗,和王朝議相約,三日后再到原址相會。沈將仕等到第四天,始終不見鄭、李兩人到來。時過中午,仍未見人影,只得獨自一人沿著舊路前往王朝議家,僅見一所空屋,杳無人跡,方知自己先前中了鄭、李等人精心設置的騙局。王府實為他們臨時租借的住所,而美女則全是妓女。等他明白這一切,為時已晚。
卷九 莽兒郎驚散新鶯燕 梅香認合玉蟾蜍
杭州秀才鳳來儀,少年高才,因父母雙亡,家貧未娶,得母舅金三員外周濟,遂冒舅家之姓入學。金三員外出資,替他租了一所園亭,并有竇尚文、竇尚武兄弟兩人伴讀,三人情投意合。后竇家兄弟有事外出,留下鳳來儀一人在園讀書。一日,他走出書房散步,見東墻外站著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四目相視多時,互有敬慕之情。翌日,鳳來儀仍到舊處,女子未來。正當惆悵之際,忽聽墻角開門聲,原來是一個清秀的丫環前來園中采花。經過交談,才知她叫龍香,美貌女子是楊素梅。鳳來儀央求龍香代為傳情,龍香答允。自此他和素梅兩人詩賦往來,互通心跡。不久,鳳來儀又送給楊素梅一個玉蟾蜍作信物,楊素梅也贈以一只金戒指作答,并約定于八月十五日團圓之夜在書房幽會。正當兩人情濃之時,竇家兄弟突然回家,撞散了他們的好事,又另約佳期,不料素梅又被外婆接走。后鳳來儀進京應考,自此兩人分離。不久,金三員外替鳳來儀招親,女方正是楊素梅。素梅不知,想起從前和鳳來儀的一番情意,十分懊喪。鳳來儀考中三甲進士,金三員外替他操辦婚事。在送往楊家的聘禮中,有一只玉蟾蜍,楊素梅才知道丈夫正是日思夜想的意中人,遂轉悲為喜。這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卷十 趙五虎合計挑家釁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南宋紹興年間,吳興有個莫老翁,家有萬貫家財,一妻二子,已有三孫。他性喜漁色,又和丫環雙荷偷情,使其有孕。因莫老太生性厲害,難容雙荷在家,遂將她嫁給賣湯粉的朱三。五個月后,雙荷生下一子,取名小三,養至十歲余,莫老翁病逝。當地有伙惡霸,共五人,人稱“趙五虎”,知道朱小三是莫家的骨血,就攛掇朱三去和莫家爭奪財產,商定事成之后,給他們一千兩銀子作酬金,并叫朱三寫下一張借據,讓小三也在上面簽字畫押。他們先叫朱小三穿著麻布孝服前往莫家吊父喪,并相機行事。莫大郎看清了朱小三的心思,和他認了親,并一一拜過家中各人后留其住下,溫言軟語,熱情款待。后雙荷來莫家吊喪,也得到禮貌的接待。她回家后告知朱三,兩家相安無事。“趙五虎”見事未成,拿出借據向朱三索討一千兩銀子,朱家很窮,無錢償付;他們又到莫家找朱小三索債,小三不從,遂告官到府。唐太守審明案情,將五人定為教唆詐財罪,各杖二十大板后發配遠方。
明崇禎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驚奇》插圖書影
卷十一 滿少卿饑附飽飏 焦文姬生仇死報
宋代鴻臚少卿滿生未遇時曾游學至汴梁,因下雪阻路,被困在飯店,身上無錢,承焦大郎看顧,將他接回家中暫住。不久,他和焦大郎的女兒文姬成婚,兩人恩愛異常。兩年后,滿生前往東京應試,一舉登第。焦家更加敬愛他,為其傾盡全部資財。后滿生在京得授臨??h尉,正要回去接焦家父女一同赴任時,突然遇見老家的一個表親尋覓而來,說一定要讓他回家。滿生回家后經不起叔父的說合,再加上少年輕薄性情,又和一宦家之女朱姑娘結婚,兩人情投意合。此時,滿生早已把焦家父女丟在腦后。一晃就是十來年,滿生出知齊州,帶著朱氏夫人等一同到后堂散步,不期遇見焦文姬。文姬向他哭訴離別后的慘痛遭遇和思念之情,滿生深感慚愧,決定讓她留下做妾。一日,滿生去焦文姬房中歇息,第二天不見起床,朱氏夫人感到奇怪,讓家人打開房門,見滿生已死在床上,焦文姬也不見蹤影。當夜,她在夢中又見焦文姬來到房中,把此事的前因后果一一說得分明。朱氏夫人才知焦文姬早已死去,昨夜之事,原是她怨恨滿生的忘恩負義而借故前來索命所致。
卷十二 硬勘案大儒爭閑氣 甘受刑俠女著芳名
天臺名妓嚴蕊,美姿容,善歌舞,與臺州太守唐與正相交甚厚。但歌妓不能侍寢,兩人未曾有染。婺州秀才陳亮,任俠使氣,到臺州看望太守唐與正,談話中說及朱熹,對他交口稱贊,而唐太守卻不以為然,反說朱熹連字也不識,對他加以詆毀。陳亮又欲娶妓女趙娟,要求唐太守為她脫籍,遭到唐與正阻攔,含恨把唐太守的話告訴朱熹。朱熹十分惱恨,召見唐與正。唐太守行動稍有遲緩,朱熹借機指責他怠慢上司,聞召不至,又摘了他的官印,挾私誣陷他與嚴蕊通奸。其時,朱熹任提舉浙東常平倉,威風凜凜,他把嚴蕊投進大獄,并百般拷打,逼其承認和唐太守通奸。但嚴蕊“苗條般的身軀,卻是鐵石般的性子”,堅貞不屈,決不出賣唐與正。人們都佩服她的俠義。唐太守也通過宰相王準向皇帝上一奏本,參告朱熹。孝宗皇帝認為這是秀才間的鬧閑氣,將他們平調了事。后岳霖赴臺州上任,將嚴蕊脫籍從良,嫁給宗室,開始了新的生活。
卷十三 鹿胎庵客人作寺主 剡溪里舊鬼借新尸
南宋淳熙年間,浙江會稽縣鹿胎山上有座鹿胎庵,住著一個名叫竹林的寺僧和小童。山下有村名剡溪里。一日,村中一戶張姓人家死了人,請竹林下山去做佛事。他帶著小童走到半路,遇見秀才直諒前來求宿,就從腰間解下鑰匙,讓他獨住寺中。是夜,直諒忽聽有人敲門,經詢問,原是他已死去的好友劉念嗣的鬼魂。他聲稱自己已死,妻子房氏改嫁他人,家產全部被她帶去,而遺下的一個九歲孤兒卻無人照料,在外行乞度日,請直諒盡快告官處理。直諒答應后,鬼魂仍然不去。他來到佛堂,鬼魂在后面緊追不舍,最后雙手抱住柱子不放。直諒嚇得逃下山去。此時天色已明,他在路上遇見竹林,告知一切。竹林也說昨夜遇到怪事,他做佛事時忽然不見了死人。兩人一起上山,打開庵門,見抱柱者不是劉念嗣,而是山下張家主人的尸首,遂請張家兒子前來收尸。這件怪事很快轟動全村,上達官府。知縣傳問直諒,他據實稟報,并把劉念嗣所托之事也說出。知縣拘來房氏,問明情形,與劉念嗣鬼魂所說相合,就將她拿去的家財判一部分給遺孤,使“一個乞丐小廝,遂成富室之子”。
卷十四 趙縣君喬送黃柑 吳宣教干償白鏹
宣教郎吳約,在赴吏部磨勘途中,寓宿清河坊客店,見對面一小宅院內,住著一個艷冶的女子,勾起他的春心。一日,吳約坐在門首,忽有個賣柑人走過,和他賭起錢來,由于心不在焉,很快輸了一萬錢,心中十分惱火。此時,有個青衣小童送給他一個小盒,里面有十來個黃柑,說是對門趙大夫之妻縣君相贈,她方才見吳約賭賽輸了本錢而未得一柑,心中不忍。吳約十分感動,回房取出兩段彩綢托小童帶回。自此兩人你來我往,逐漸有了私情。一次,吳約在小童的導引下,走進趙家,見到了如花似玉的縣君,不禁心動神搖。縣君生日,他備辦厚禮往趙家祝壽,縣君設席款待,吳約卻未曾得手。后縣君請吳約到內室見面,他整衣前往。正當情濃之時,趙大夫突然回家,逮住了吳約,欲送官法辦。吳約怕丟官職,懇請以兩千緡錢私下了結。翌日,對面宅院大門緊閉,人去樓空,吳約才知中了這一伙歹人的圈套,憂郁成疾,不治而亡。
卷十五 韓侍郎婢作夫人 顧提控掾居郎署
明弘治年間,直隸太倉州吏典顧芳,因平日迎送官府出城,常在賣餅老兒江溶家休息。江溶生意尚好,家道厚實,卻引來他人的嫉妒。一日,忽有一伙差役到江家抓人,說他窩贓。江溶有口難辯,正鬧得不可開交之時,顧芳來到,力保江溶,并向知州關說。知州叫一皂隸假裝江溶,讓群盜相認。群盜果然亂加指誣,江溶的冤情也得以明白。江溶非常感激顧芳的鼎力相助,就把十七歲的女兒愛娘送給他為妾。顧芳假意接受,一個月后又把愛娘送回。江溶再次把愛娘送去,顧芳還是不接受。從此顧芳故意和江家疏遠,和江溶的來往也比以前要少。江溶經此折騰后,生意清淡,生活日趨拮據。一日,店中來了個徽州商人,見到愛娘后,遣人來求她為妾。江溶得了三百兩銀子后應允。顧芳任提控之職六年,后經吏部分派,到韓侍郎門下辦事。一日,韓侍郎有事外出,留下顧芳在家侍候。忽聽到夫人傳喚,原來她正是愛娘。她跟徽商到揚州后,待之如親女兒,生活較為安定。后徽商把她改嫁給韓侍郎為妾。韓夫人死后,她被立為正室,并受了誥封。韓侍郎回家后,愛娘對他說了顧芳的為人,對其十分敬重,上書奏報皇帝,顧芳被授為禮部主事。
卷十六 遲取券毛烈賴原錢 失還魂牙僧索剩命
南宋紹興年間,廬州合江縣趙氏村有富民毛烈,貪奸不義。昌州有陳祈,也是心狠不守本分,與毛烈相好。陳祈有三個兄弟,年尚幼小,他想獨占家財,就與毛烈商量,私下定計將田地以低價典給毛烈,說定分家后贖回,并寫下文書,請大勝寺高公做證人。后陳祈父母去世,陳祈兄弟四人各析得家產一份。陳祈拿了三千兩贖金來找毛烈要田,毛烈收下銀子后,卻不肯把田契交還,意欲霸占田地。陳祈告官,毛烈又買通官府,給陳祈問了個不合圖賴人的罪名,不但使他失了銀子,又敗了官司,一時竟無處申訴。氣憤之下,陳祈來到東岳廟告陰狀。翌日,毛烈和高公都突然死去,陳祈也恍恍惚惚,昏死過去。三人齊到陰府對質。地府判官問事公正,很快審明案由,判明是非曲直,將毛烈定為死刑,高公和陳祈還陽歸里。然高公尸體已被小和尚燒掉,無法還魂,只能變成游魂,常往毛烈家作祟。陳祈還陽后,向毛烈妻討回田契后,即染上心痛之病。他向兄弟們歸還了多得的家產后,此病仍不見好轉。
卷十七 同窗友認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
四川成都府女秀才聞俊卿,自幼喬裝打扮,與杜子中、魏撰之同窗共讀。長大后,她想在兩人中間擇一而嫁,但難以定奪,遂射箭卜婚。箭為杜子中拾到,但他因有事又把箭交給魏撰之。聞俊卿見箭在魏撰之手中,暗中便將終身托付于他。不久,聞俊卿因父親被陷入獄,便進京奔走營救。途中在客店遇見店家甥女景芳蓮。景芳蓮愛慕聞俊卿才貌,托人向“他”求親??∏溆幸鉃槎抛又凶髅?就假意答應了她。進京后,杜子中因與聞俊卿同居一室,窺破了“他”的隱秘,知道“他”本為女扮男裝之身,就向其求婚,并說明拾箭始末,兩人結為夫婦并相約回家。聞俊卿把此事告知魏撰之,又撮合他和景芳蓮結婚。兩對青年男女終于結成了美滿的姻緣。
卷十八 甄監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情
明代山東曹州府國子監監生甄廷詔,家業富厚,有一妻二妾,生平專喜神仙黃白之術。一日,他請來方士玄玄子,冶煉房中之藥,吃了玄玄子的丸藥,竟在夜間死去。甄監生的兒子甄希賢把方士捆綁到縣,知縣當堂將他打得半死后投入大牢。原來甄監生吃了丸藥后,興致極高,暗中和婢女春花私通,同時試驗藥力。不料因誤服春藥,一命嗚呼,反倒冤屈了玄玄子。甄希賢經此變故,把家中的煉藥器具統統砸爛,將春花賣給同里人李宗仁。一日,春花在多吃幾杯酒后,對丈夫說起在甄家的舊事,吐露出甄廷詔的真實死因。自此李家對她失去了好感,公婆經常打罵她是“弄死漢子的賤淫婦”。春花不甘受辱,自縊身死。山東巡撫許公問清案由,把玄玄子定為“庸醫殺人”之罪,杖打一百,逐出境外了事。
卷十九 田舍翁時時經理 牧童兒夜夜尊榮
春秋時魯國南華山下,有個農民莫廣,家有良田,豐衣足食。他養的牛畜日多,請一個不識字的少年言寄兒放牧。一日,寄兒得道人看相,私授五字真言,只要入睡時將它念上百遍,就會很快入夢。夢中寄兒身為儒生,取官名為寄華,封著作郎,成為駙馬,又平定外患,屢立戰功,被朝廷封侯錫命,享盡榮華富貴。可每次醒來,“幸?!表暱淌?自己仍在野外放牧。一日,夢后醒來,少了兩頭牛。他四處尋訪,見一牛被虎咬傷后死在坡前,另一牛在河中吃水被浪沖走,遂急告主人。莫廣舉起扁擔就打,寄兒苦苦哀求,才告住手。是夜牧童又做了一夢,醒來又發現牲口都害起病來,便前往山地打草,意外地掘到滿窖金銀。他把此事告知主人,莫廣見其老實忠厚,自己又無子嗣,就收他做義子。此后,寄兒連做惡夢,五字真言也不再靈驗。道人告訴他說,從前你白日痛苦,所以夢中快活;如今你日間富貴,所以讓你晚上恐怖。寄兒頓時大悟,隨道人出家去了。
卷二十 賈廉訪贗行府牒 商功父陰攝江巡
宋時諸路廉訪使賈謀,貪財無行,詭計多端。他見商知縣家道殷富,夫人已死,兩子尚幼,只有一妾和尚未出閣的女兒,家財乏人管理,就設法替兒子納商小姐為妻。后商知縣死,家財由商妾獨理。商小姐放心不下,也常回娘家看望幼弟,查點財物。一日,有一承局至商家,拿著公文來借金銀器皿等物。商妾不敢專斷,遣人赴賈家相商。賈謀一口答應,商妾只得允諾。幾天后,商小姐回娘家清點財物,大吃一驚,問清原委,而賈家卻賴賬,知道已被歹人騙去。商妾告到官府,緝捕使臣明察暗訪,一時無法破案。原來行騙者正是賈謀。他將金銀器皿等物騙到手后,設法將其熔化,改變形狀后,再拿到鋪中兌換。鋪主心存疑惑,因無實證,也只得不了了之。二十年后,賈家父子先后病死,商家兒子也已長大。次子商懋頗有才干,與寡居的商小姐住得不遠,你來我往,十分熱絡。一日,商懋忽然得病,精神恍惚中見賈謀在陰司苦遭酷刑,向他供承了當年所做的虧心事,懇求超度。商小姐顧念親情,出資建一黃箓大醮,超度亡靈。商懋自此也力行善事,敬信神佛。
卷二十一 許察院感夢擒僧 王氏子因風獲盜
明代正德年間,陜西有兄弟兩人,一名王爵,生子一皋;一名王祿,生子一夔。兩人出身官商之家,幼年入學讀書。后王爵進學為生員,王祿繼承父業,從事經商。一日,王祿帶著一千兩銀子赴山東做生意。他性喜漁色,在外淫欲過度。得病于奄奄一息之際,叫家人王恩寫信回家,讓兒子前來見上一面。王爵接信,見兄弟有錢,頓生貪心,獨自先去山東,再叫王恩陪同兒子一皋和一夔后往。王祿見了哥哥,囑托完后事后死去。王爵攜銀扶柩回家。為防意外,他把大量金銀藏匿他處,手頭只留少量銀子在路上使用。途中,車主李旺見財起意,盜走裝銀的鐵匣而離去。王爵告到官府,派捕役李彪緝拿,一時難以破案。他們來到開河集上歇息,王爵偶爾上街散步,進入尼庵,和美艷的真靜尼姑交歡。幾日后,他在店中忽被人殺死。店主張善和李彪各說對方是兇手,案不能決。知府嚴刑拷打,張善屈打成招。家人王惠聞訊,哀痛至極,后告狀至察院。巡撫許公審理此案,認為張善和李彪皆非真兇。晚間做一夢,得偈語四句,據此推斷此案與尼姑有關。他派人捉拿真靜到案,才知她和和尚無塵通奸。無塵惱恨王爵奪其所好,并貪財殺人。兇手伏法。王恩同一皋、一夔至,取了贓物銀子,和李彪等人扶柩回家。途經開河,忽起一陣狂風,他們到一酒店,見桌上有個鐵匣,認出是王爵裝銀所用舊物,遂抓住了李旺,并掘取偷走之銀,把他解送到府。后在許公的明斷下,又開棺取出了全部余銀,遵囑分財。
卷二十二 癡公子狠使噪脾錢 賢丈人巧賺回頭婿
浙江溫州府姚公子,出身豪富之家,父親是兵部尚書,岳父也是顯宦,家世富饒,積累巨萬。自父母去世后,他獨掌家財,在一幫無賴門客的唆使下,花錢大手大腳,又不聽岳父上官翁、妻子上官氏和鄰居張三翁等人的好意相勸,不到幾年功夫,就把家財耗盡。這時,他孤苦伶仃,再也無人憐憫了。上官翁托張三翁假意用四十兩銀子買回姚妻,暗中觀察他的行止。姚公子很快將四十兩銀子還了債,身無分文,只得靠乞討度日,仍不得溫飽,甚至自己賣身為奴,不堪其苦。上官翁見他處境艱難,似有悔改之意,就叫莊客假扮家主,雇人幫工,把自己的一間雜房讓其居住,并陸續給他一錢、五錢銀子,以作試探。這時的姚公子,極其珍惜錢財,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大肆揮霍,而是把錢積累起來,充作經營的資本。上官翁見女婿浪子回頭,便對他說明全部事情真相。姚公子深為感動,此后愈加克勤克儉,夫妻和睦,再創家業,過著溫飽生活。
卷二十三 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續前緣
元代大德年間,揚州富戶吳防御生有二女,一叫興娘,一叫慶娘,兩人相差兩歲。興娘四歲時,與鄰居崔興哥定盟為妻。后崔家到遠方做官,十五年未通音訊。興娘母親想為女兒另覓人家,興娘反對,心中憂愁成病而亡。兩月后,崔興哥來吳家,見興娘已死,失聲慟哭,暫住在吳家小書房內。一日深夜,他的房內突然來了一位美貌女郎,自稱是興娘的妹妹慶娘,要和他私會。崔興哥經不起誘惑,后與她私奔他鄉隱居。一年后,女子因想念父母,攜同興哥雙雙回家。她讓興哥先去見她的父母,自己則暫留船上。興哥拜見吳防御夫婦后,說起前事。吳家夫婦感到奇怪,因為慶娘一年來一直在家,從未外出,也未與人私奔。他們再到船上去看那女子時,已不見她的蹤影,反怪興哥誣陷女兒慶娘。正在此時,慶娘忽然走來,說明實情。原來興娘死后,假托慶娘之身與興哥歡會。她懇求父母把妹妹慶娘嫁給興哥,以續前緣。吳防御夫婦答應,興哥遂和慶娘結為伉儷,終身幸福。
卷二十四 庵內看惡鬼善神 井中談前因后果
元代至正年間,山東人元自實,以田莊為生,家道豐厚,但生性愚鈍,不通文墨,與同里繆干戶自幼往來相好。一日,繆千戶選授福建地方官職,前往上任時缺少路費,向他商借三百兩銀子。因兩人是通家至愛,未立字據。至正末年,山東大亂。元自實之家也被盜賊劫掠一空。無奈之下,他到福建尋找繆千戶,意欲收回舊債渡過難關。誰知繆千戶一口賴賬,自實心中氣憤,操起小刀欲殺繆千戶。路上他走進一個小庵,內有一個百歲道人,號軒轅翁,見元自實來,后面同時跟著許多奇形異狀之鬼,就停止念經,口叫“怪哉”。不多時,元自實忍著氣,又走回來,軒轅翁仔細觀之,他后面跟著的一百多惡鬼都變成了金冠玉佩之人。他感到不解,念完經后,匆匆來到自實家中,詢問緣由。元自實對他稟明心曲,軒轅翁也勸他說,此事神明已知,并送來一擔米和一貫錢,以解燃眉之急。自實雖未殺繆千戶,心中怨恨難消,想自殺后再去陰司告狀,遂跳入一口八角井中。誰料這是一口枯井,前有路可達“三山福地”,見到一個老道,對他說明此生潦倒飄泊,實系他前生是個學生,自恃才高,少與人交游,尤其是忽略后進之人,不肯加意汲引所致,并預測三年后世運變革,此地將有兵亂,叫他到福寧避難。自實依言而行,果然躲過了兵禍,而繆千戶被張士誠部下王將軍殺死。
卷二十五 徐茶酒乘鬧劫新人 鄭蕊珠鳴冤完舊案
蘇州府嘉定縣有一姓鄭的經紀人,生有一女,名叫蕊珠,十分美貌,已許配本縣謝三郎為妻,擇定吉日,準備結婚。當地盛行舊俗,新婚篦頭剃臉,儐相須用男子。婚前三日,鄭家請來一個年輕后生徐達前來整容開面。這徐達是個好色之徒,見鄭蕊珠長得花容月貌,頓時起了邪念。等到結婚那日,他趁主人家忙亂之際,劫走了新娘。謝三郎和鄭家發覺后,帶人前去追趕,于路上抓到了徐達,而不見新娘鄭蕊珠。據徐達招供,他把新娘推入路旁的一口枯井。眾人來到井邊,一人下井去救人,沒找到鄭蕊珠,而只見一個長著大胡須的男尸。知縣再審徐達,一時也無法破案,只得一面張榜招領男尸,一面繼續尋找鄭蕊珠。時過五日,仍無結果。原來鄭蕊珠落井后,在井底急得大聲呼喊,無人聽見。直至天明,才被河南開封府的兩個客商趙申和錢巳發覺,由趙申下井,錢巳在井邊用繩把她吊上來。不想錢巳見鄭蕊珠美艷,也動了惡念,在井旁掇起一塊大石頭,砸向井底的趙申,然后帶著鄭蕊珠來到河南老家。錢妻心懷妒恨,拼命折磨她。鄰人看不過,問其身世,她一一述說分明。趙申家人告狀到縣,知縣審明案情后遞解嘉定縣,將錢巳問成死罪,徐達判三年徒刑,鄭蕊珠亦配還謝三郎。
明崇禎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驚奇》插圖書影
卷二十六 懵教官愛女不受報 窮庠士助師得令終
浙江湖州府老秀才高愚溪,生有三女,還有侄兒高文明。愚溪為人忠厚,生性固執,偏愛親生女兒而不愛高文明。他在山東沂縣、東昌府等地任教官,積有四、五百兩銀子,回家后,把其中的三百兩分給了三個女兒,至侄兒則未得分文。起初,女兒們對他很好,待分光銀子和家產后,都討厭他,不愿撫養父親。愚溪心中忿恨,走進路旁的一座古廟,對著佛像,把心中的苦惱一一哭告。這時恰巧高文明走過,問清情由后,把愚溪帶回家供養,克盡孝道。過年時,女兒們假意來說接父親回家過年,都被愚溪婉拒。一日,愚溪正在侄兒門口閑坐,忽有一個公人前來找他,說是福建巡撫李御史前來造訪。原來,李御史昔日曾得到愚溪的提攜,專為報答師恩而來。臨走時,留下許多銀子給他家用。三月后,李御史又派人來請愚溪去當地做師爺,僅半年內,就積有兩千余兩銀子?;丶液?三個女兒又來請安,愚溪不再信任她們,立下遺囑,把家產都給了侄兒高文明。
卷二十七 偽漢裔奪妾山中 假將軍還姝江上
黃岡縣汪秀才家事豐厚,婢妾盈房。他為人風流倜儻,豪俠好游,又有權略計謀,人稱“汪太公”。一日,他和愛妾回風同游岳陽樓。因回風長得美貌,在回程時被強盜劫去。汪秀才四處張榜,懸賞尋人,久無下落。其時,汪秀才的好友向承勛在省里任都司,他有個護身的家丁,知道搶走回風的強盜是柯陳兄弟三人??玛愐换飫萘姶?專在江湖中做私商和奪財、劫人勾當,官府也不敢進軍剿伐。汪秀才到兵巡衙門去告,兵巡衙拒絕發兵。他懇求取得一紙牒文,又向向承勛借了一只樓船、兩只巡江哨船和傘蓋旌旗冠服等物,冒充新任提督江洋游擊,由向家家丁導引,前往柯陳處拜訪。他和柯陳兄弟連飲幾日,相處融洽。一日,汪秀才請來一班梨園子弟在樓船上演戲,邀請柯陳兄弟前來觀看。戲剛開場,即令悄悄開船??玛愋值芸吹谜谂d頭之時,哪知樓船早已離岸而行十余里了。此時,汪秀才提出讓他們歸還回風之事,他們只得答應。后汪秀才亮明真實身份,柯陳兄弟才如夢方醒。他們敬服智膽過人的汪秀才,贈銀相別。
卷二十八 程朝奉單遇無頭婦 王通判雙雪不明冤
明代成化年問,徽商程朝奉有家私巨萬,性喜女色。街上賣酒郎李方哥之妻陳氏,生得十分嬌媚,豐采動人,被程朝奉看中,幾次勾引,都未能如愿。一日,他直接了當地對李方哥說,愿以三十兩銀子作酬金,和陳氏相好。李方哥和妻子商量后,應允其事。此日程朝奉應約前往李家飲酒,不料陳氏已被殺,躺在地上,其頭顱已被人取走。案發后,李方哥扭著程朝奉告到官府。王通判胡亂斷案,將程、李兩人都投入監獄。后一老人提供線索,說當地有個遠方來的游僧,每夜擊梆高叫,求人布施,李家出事后,再也未見此人,此案恐怕與他有關。王通判設法把游僧捉來,他招供了因奸殺人的經過,并說把婦人的頭掛在上三家鋪架上。王通判派人去尋人頭,竟挖出了一具男尸,隨之又破了另一樁陳年積案。原來,上三家鋪主人趙大,十年前曾殺一仇人,將其尸首埋在離陳氏頭不遠的地方。王通判將兩案申詳上司,游僧和趙大同時伏法,為民除了害。
明崇禎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驚奇》插圖書影
卷二十九 贈芝麻識破假形 擷草藥巧諧真偶
明代天順年間,浙江客商蔣生,年僅二十,豐容俊美,號稱“蔣駙馬”。他自恃美貌,對一般女子輕易也看不上眼。一日,蔣生到漢陽辦貨,夜宿客店。店主馬少卿,有女馬云容,生得千嬌百媚,世所罕有。蔣生心動,云容也搔首弄姿,兩人各有情意。一日,蔣生正欲睡覺,馬云容忽來相會,兩人你貪我愛,一夜風流。此后云容天天夜來晨去,蔣生面容日益憔悴。同伴們發覺有異,知道他中了邪,叫他將粗布芝麻袋贈給馬云容,蔣生依計而行。次日,眾人循著路上散落的芝麻來到一山洞中,捉到一只狐貍。狐貍自稱修行已近千年,專一與人配合雌雄,煉成內丹,因蔣生鐘情馬小姐,便效仿其形,前來和他交歡。其與蔣生有緣,可以為他治病,并成全好事。后贈給蔣生三束仙草。蔣生依其所言,將第一束仙草熬湯后吃下,頓時神開氣爽,精力充沛;又把第二束仙草拋到馬家屋上,使馬小姐滿身生瘡;再用第三束仙草治好了馬小姐的病,得與馬小姐結為夫婦,偕老終生。
卷三十 瘞遺骸王玉英配夫 償聘金韓秀才贖子
福建福清縣秀才韓慶云,在福州府長樂縣藍田石尤嶺處開館授徒。一日散步嶺下,見路旁有枯骨在草叢中,心生惻隱,將其掩埋。是夜獨宿書館,忽有一個美麗女子前來,自稱名叫王玉英,二百多年前,因不甘受元人凌辱被殺,感謝韓生為她埋骨,愿作其妻子。一年后,王玉英生下一兒。此事引起韓母警覺,知是為鬼類所惑。王玉英攜子回故鄉湘潭,臨行前留下二竹筷子于韓慶云,如有急事,可兩相擊即到。她到湘潭后,在兒子衣帶上寫了他的出生日期及“十八年后當來歸”等字后,讓人領去。此后韓慶云只要思念玉英,擊筷即至,如此十八年,兩情歡洽。富戶黃翁撫養王玉英之子長大成人,取名鶴齡,并定親易氏,只等十八年期限一到,擇日完婚。一日,有個福建人在街上算命,黃翁請他來家。他自稱是韓慶云,并說出衣帶之語,要求認子歸宗,愿意付出贖金。不料黃、易兩家都不肯,于是鶴齡就在湘潭成了家,玉英在夜間來見了子、媳。不久,鶴齡應試得中,乘便攜妻到閩訪親,見了父母,后他們一生平安。韓慶云死后,也安葬石尤嶺下。
卷三十一 行孝子到底不簡尸 殉節婦留待雙出柩
明代萬歷年間,浙江武義縣儒生王良,向族侄王俊借了二兩銀子,王俊重利盤剝,兩人發生爭執。一次趁著酒性,王俊動手打了叔父。次日,王良一命歸天。王良之子王世名,發誓要報父仇,即具狀告官。王俊苦央族長居間調停,愿出財物了結。王世名怕官府驗尸時傷殘父骨,故意詐癡佯呆,先保全父尸,別圖再報,答允收下王俊獻出的良田三十畝為殯葬父親、贍養老母之費,并撤訴息訟。他人不知詳情,鄙薄王世名得財忘了父仇。誰料世名難忘父仇,暗中鑄一利劍,上刻“報仇”兩字,并在齋中供著父像,每日深夜撫心慟哭。五年后,王世名中了秀才,又生一子,后嗣無虞,遂尋王俊報仇。他殺王俊后,用仇人的頭祭奠父親亡靈,又去縣中自首。陳大尹見他是個忠義之人,有心保全他的性命,但必須重新暴殘父尸,王世名堅不答應。同窗好友前來相勸,他也沒有同意,來到縣衙大堂,含淚觸階而亡。王妻俞氏為丈夫停柩三年,把兒子撫養長大后,也絕食而死?;实巯略t,旌表其門為“孝烈”,建坊褒榮。
卷三十二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南宋淳熙三年,蘇州人朱景先主管四川茶馬使。其子朱遜,年二十歲,已聘蘇州望族范家之女,尚未完婚。他因隨父赴任,難耐寂寞,先娶成都女子張福娘為妾。一年后,范家送女兒到成都成婚,知朱遜已有妾,提出須將張福娘逐出后,才能再和范女結婚。朱遜被迫答應,暫叫福娘回娘家。此時,福娘已有身孕。次年,朱景先任滿回蘇州,福娘即將分娩,意欲同歸,得范女同意,時朱遜癆病發作,需要調理身體,難帶福娘同行。朱家離成都后,福娘生下一子,名叫寄兒。她甘貧守節,誓不嫁人,一心只想把孩子撫養成人。兩年后朱遜病逝,范女未育。朱景先只影孤單,悲痛至極。七、八年后,四川繼任茶馬使王少卿聽說朱景先喪母,派人前來吊唁,說起張福娘苦志守貞教子一事,朱景先十分驚喜,便寫一信,托來人帶給張福娘,備述朱家思念之情,張福娘遂攜子東歸蘇州。朱景先為孫兒起名“天錫”,恰與寄兒在四川時所取的名相同,成為一大奇談。
卷三十三 楊抽馬甘請杖 富家郎浪受驚
宋代蜀州江源楊望才,身有異術,七、八歲時,就會舞仙童、跳神鬼等。長大后,他形貌丑陋,雙目如鬼,但出口靈驗,問卦占卜,百發百中,人稱“楊抽馬”。一日,他請兩個公人來家,每人送給他們一萬五千錢,叫他們將其夫妻倆每人打二十大板,公差不肯。不久,有人向官府告發,說楊抽馬“左道惑眾,論法當死”,郡守將他捕獲,關在牢里。他從容就監,略施小技,預測司理楊忱叔父的死期,令人嘆服不已。司理有女生病,屢治不愈,楊抽馬說出病因。司理有心周全他,把罪名減輕,郡守斷為夫妻各鞭杖二十,行杖者恰是前日請到家來的兩個公人,只薄責示辱。有一富家子,與楊抽馬相好,對他的奇術卻不十分敬服。一日,楊抽馬向他借錢二萬,富家子不肯。他便幻化出一個女子,于黃昏人定之時,前來相會富家子。天明醒來,同臥一床的女子已不見,只留下三段尸身,血流滿床,富家子膽顫心驚。他找楊抽馬相商,得一符,貼在臥室中,再朝房中觀看,尸身和血跡皆無,一切恢復原貌。富家子敬服得五體投地,急忙帶著二萬錢送楊抽馬。次日,兩人到郊外,在一酒店飲酒,富家子見那當壚的婦人正是前夜投宿之人,大為驚奇。只見楊抽馬在旁暗笑,知道是他玩的花樣。自此,富家子才死心塌地地信服楊抽馬的神術。
卷三十四 任君用恣樂深閨 楊太尉戲宮館客
宋代太尉楊戩,恃權怙寵,廣蓄妻姬。一日,他帶夫人和養娘前去鄭州上墳,家中還留下瑤月夫人、筑玉夫人、得宜笑姐、餐花姨姨等女子數十人。太尉心性猜忌,對她們防閑很嚴。臨行時,還在各處裝上封條,用輪盤傳送食物,不讓她們和男子接近。楊府的妻妾們在心靈上感到莫大的寂寞。如今太尉外出,少了主管,正是尋歡作樂的好時光。府中有一館客任君用,得瑤月夫人等相約,進內宅玩樂。他用秋千作繩梯,逾墻而入,與夫人和侍婢們伴宿,恣意歡洽戲狎。楊太尉上墳回家,發現了爬在墻頭上面的任君用,知道他與家眷們有奸,故意不動聲色,甚至還置酒款待相慰,使其失去警惕。一日,太尉在府中設宴,召任君用共飲。席間,他命壯士數人將任君用捆綁并實施了慘酷的宮刑。此后,楊太尉讓他自由出入內宅,與妻妾們同宴飲,共玩樂,如同會說話的“寵物”。后任君用憂郁而死。
卷三十五 錯調情賈母詈女 誤告狀孫郎得妻
吳淞有個孫小官,年方十七,姿容俊美。鄰居方寡婦有女賈閏娘,貌美出群。兩人相互有情,因方寡婦拘管嚴緊,無法親近。一日,閏娘在窗前刺繡,孫小官走來,用言語挑逗她。閏娘不敢用情,嗔怪他不要在白天多來走動。孫小官誤以為叫他晚上約會,所以早早至賈家門首,黑暗中見一穿淡紅褂子的女子走過,以為是閏娘,急忙上前攔腰抱住親嘴。誰知她是方寡婦,遂慌忙逃去。方寡婦回房,對著閏娘臭罵一頓。閏娘頗感委屈,一氣之下懸梁自盡。方寡婦見女兒氣絕,設法騙來孫小官,把他反鎖在房中后去縣里告狀。孫小官在房內見閏娘顏面如生,十分可憐可愛,忍不住親熱一番。不久,閏娘醒了過來,望著意中人,成就了好事。過了二、三天,方寡婦才領著縣里差人到家,打開門一看,見孫小官和女兒并肩而坐,你愛我憐,知道生米已煮成了熟飯。差人反誣方寡婦謊告,帶著她和孫小官回縣復命。知縣審明案情,知道閏娘和孫小官相愛,且是十分般配的一對,遂做主將他們配為夫妻。
卷三十六 王漁翁舍鏡崇三寶 白水僧盜物喪雙生
南宋隆興年間,蜀中嘉州有漁翁王甲,好善敬佛,廣為布施。一日,他在江中捕魚,得到一面聚寶古鏡。自此家庭富裕,生活美滿。不久,王甲又在江邊拾到兩塊光彩照人的小石?;丶液螽斠棺鰤?見兩白衣美女,自稱姊妹,前來侍候。幾日后,有個波斯胡商人前來他家覓寶,愿出三萬緡錢,欲買兩塊小石。王甲答允,又取出古鏡請他鑒賞。一日,風雨大作,王甲聽到有人求渡,原來是穿著黃、白衣衫的兩道士,便把他們請到家中歇夜。至天明,他們分別變成金人和銀人。王甲夫妻是本分之人,連得三寶,反覺不安。他們把古鏡獻給峨眉山白水禪院。住持法輪是個奸滑之人,得了寶鏡,擔心日后王甲會來討去,就叫一鑄鏡匠另外仿制一面。王甲沒了寶鏡,生活又趨清貧,兩年后,已經拮據萬分。他到禪院取還寶鏡,法輪把假鏡給他,王甲依舊貧困。漢嘉提點刑獄使者渾耀,求法輪欲觀古鏡,禪院以“已被人取走”為由婉拒,渾耀大怒。法輪送錢行賄,反被卷入官司,被活活打死。他的徒弟真空乘機竊走寶鏡,走到半路,被一斑斕猛虎咬死。王甲后來富貴,生活美滿。
卷三十七 疊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顯靈
徽州商人程宰和哥哥程寀到遼陽經商,折耗了資本,不想回家,在一大鋪中做管賬。他們各居一室。某夜,風雨大作,無法安眠。忽而程宰房中變為仙境,有三個美女攜帶侍女來到,和程宰一起飲酒取樂。其中一個自稱是遼陽海神的美女還和程宰共寢。如此往來,不覺數月,而程案一概不知。時值初夏,有藥商來遼東賣藥,其中黃柏、大黃等藥材無人收買。海神叫程宰買下。后遼東流行疫病,程宰獲利五百金。一日,遼陽海神指點程宰說,經商是你的本業,我當指點路徑暗暗助你。程宰聽從她的話,又買下有臟斑的彩緞五百匹。不久,遼東有戰事,急需彩緞做旗幟,程宰又獲利千金。又有一次,海神又叫程宰買下粗布六千匹。次年,國喪需用粗布,他又賺了五、六千金。在遼陽海神的幫助下,程宰發了三次大財,數年間,已積下六、七萬兩銀子。過了七年,程宰忽然思念起家鄉,辭別海神回家。她知道兩人的情緣已盡,別時告訴程宰,路途中有三難,宜自當警省。果然程宰一路坎坷,每到大難來臨時,幸有海神救助,才逢兇化吉,平安回家。此后程宰經商順利,直到終年。
卷三十八 兩錯認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楊二郎正本
北直隸張家灣居民徐德之妻莫大姐,愛上鄰居楊二郎。徐德知道后防范很嚴,兩人來往不太方便,便商議起私奔之事。一日,莫大姐從廟里燒香回來,路過表親郁盛的家門口。郁盛也暗戀著莫大姐,便邀請她進門歇息,并灌醉她后成就了好事。莫大姐在醉眼矇眬中錯把郁盛認作楊二郎,就把準備私奔的日期、暗號等告訴了他。郁盛是個浮浪子弟,有心把莫大姐拐往他處。至期,他將錯就錯,冒充楊二郎,把莫大姐接出,共同私奔。等到天明,莫大姐才發覺中計,其時早已在離家百十里以外的潞河船上了,只得暫時跟著郁盛來到臨清城里居住。因她仍依戀著楊二郎,不久被郁盛賣入妓院,過著非人的生活。徐德回家,不見莫大姐,曉得她和楊二郎有私情,認定是被他拐去了,便告官到府。楊二郎承認曾與莫大姐計議私奔,但未成行。官府找不到莫大姐,此案不能破,害得楊二郎在獄中多吃了幾年官司。一日,莫大姐在妓院接客,無意中遇見同鄉人辛逢,才得知楊二郎入獄真情。她托辛逢到官,稟明事實真相。兵馬司聞知,將此案人犯全部押解到府審理。郁盛被判奸宿盜拐罪,楊二郎問杖后得釋。徐德意欲悔婚,經鄰居撮合,莫大姐和楊二郎終成眷屬。
卷三十九 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
明代嘉靖年間,蘇州玄妙觀附近有一神偷,自號“懶龍”。他身材小巧,膽氣壯猛,心機靈變,度量慷慨,能穿著靴子行走于墻壁,幾日幾夜不吃不睡。白天僅見其影,不見其形;晚上潛入大戶人家尋宿,并于作案后,在墻上畫一枝梅花,所以人稱他為“一枝梅”。懶龍曾獲得一面銅鏡,可作晚上照明之用,自此作案大為方便。他雖是偷兒,但從不奸淫婦女,也不偷善良和患難人家,說話守信,仗義疏財,名聲頗佳。官府也曾四處抓他,然無贓證,難以治罪。其時,無錫有個貪婪的知縣,百姓恨之入骨。懶龍知道后,就去偷了他的一只匣子,里面裝著二百兩黃金。知縣十分惱恨,派人到蘇州捉拿懶龍。誰知他又悄悄潛入無錫,割下知縣小妾的頭發,放在知縣的印匣中,以警告他隨時可以殺人取印,從此知縣再也不敢追究他了。這些看似惡作劇的舉動,卻也起著懲惡鋤奸、扶正助善的作用,其事四處傳揚。
卷四十 宋公明鬧元宵雜劇
此是雜劇,而非小說,為湊成四十卷而編入,敷演《水滸傳》第七十二回《柴進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鬧東京》之事。
上一篇:《九龠集》介紹|賞析
下一篇:《二刻醒世恒言》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