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廢
釋義
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情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
出處
漢·戴圣《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故事
戰國時期,河南有位名叫樂羊子的人,妻子非常賢惠。有一次,樂羊子外出求師,還沒學成就因思念妻子返回家中。當時妻子正在織布,見丈夫回來非常高興,詢問他學業的進展。樂羊子說:“我在外求學已滿一年,因為想念你而回來,我打算再也不離開家了。”妻子聽到他的話非常生氣,拿起剪刀剪斷織機上的絲線,說道:“絲線出自蠶繭,再由織機一絲一線地積累,才能織成寸,再由寸織到丈,由丈織到匹。現在我剪斷了它,就等于前功盡棄,我以前所花費的時間都毫無意義了。你在外求學也是這樣,知識需要日積月累,如果半途而廢,同織機上剪斷的絲線有什么分別呢?”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感到非常慚愧,便再次外出學習,這次一去就是七年,直到完成學業才回家。
用典
如果就此請假回國,這里的事半途而廢,將來保舉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上一篇:成語《前倨后恭》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南柯一夢》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