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舍晴初圖
現代·黃賓虹作
紙本設色
藏香港藝術中心
此畫湖邊雜樹之間,樓屋數椽。湖中有舟,尾有打槳老者,前坐一人,似游覽者,詩意盎然。畫中樹干、樓屋、小舟、坡岸,均以干筆勾出輪廓,余皆用點,或墨點,或花青點,錯錯雜雜,涉筆自然。由于點法有致,表現得非常豐富。黃賓虹晚年變法,功夫在墨法上,他的重大成就,也在墨法上。他善用宿墨、積墨、漬墨和焦墨。所畫層層點染,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渾厚華滋。他的山水畫,或雄奇,或秀逸,或雋爽,或莽蒼,無不師心獨見。他還妙用水法,每于“骨疏神密”處鋪水,“不豐不瘦”處漬水,因而滿紙,和光熙融而韻味無窮。他的這幅作品,便具有這樣的特色。
黃賓虹晚年作品,有極濃黑的,也有較清淡的,但以前者為其主要特色,此幅不濃不淡,不疏不密,在他晚年作品中不常見。
黃賓虹是一位早學晚熟的大畫家。六歲開始學畫,八十余年如一日,他作此畫時年已八十九歲。他畫的山水,具有黑、密、厚、重的特點。亦善畫花卉。工書,善詩,著述等身。生平九上黃山,五上九華,四上岱岳,先后游歷大江南北之名山大川,每到一處,均以詩畫紀游,寫生畫稿,盈箱滿篋。黃賓虹熱愛祖國,曾說“中華大地,無山不美,無水不秀”,他對自己要求道:“大好河山畫不盡,卻應該畫出河山之至美。”黃賓虹學識淵博,他是詩人、考古學家,又是收藏家。他的畫外學養,淵博精湛,在同輩畫人中罕有其匹。這對他的山水畫的造就有著重大的關系。
湖舍晴初圖
上一篇:《黍離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黃山湯口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