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
閱讀提示
釋義: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處:《晉書·祖逖傳》: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cù)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勤奮刻苦才能實現理想
東晉名將祖逖(tì),小時候不愛學習。成年后,他見國家衰落,連年征戰,民不聊生,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此后,他開始發奮讀書習武。
祖逖有一個幼時的好友劉琨(kūn),二人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們志同道合,都希望早日平定戰亂,常常一起練劍,同床而臥。
一天半夜,祖逖在睡夢中聽到雞鳴,他把劉琨踢醒,說:“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半夜雞叫不吉利?!弊驽颜f:“我不這樣想,咱們以后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從此,他們每天雞叫時就起床一起練劍。
這就是成語“聞雞起舞”的由來。
后來,祖逖與劉琨都成了能文能武的全才。公元313年,祖逖率兵北渡長江北伐。當船至江心時,祖逖拿著船槳,在船舷邊拍打,發誓說:“我如果不能掃平占領中原的敵人,決不再過這條大江。”他激昂的聲調和豪壯的氣概,使隨行的壯士個個感動,人人激奮。
后人便根據這段故事,用“中流擊楫(jí)”這個成語比喻立志奮發圖強。
上一篇:成語《鍥而不舍》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