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藥圖
現代·馮超然作
紙本水墨
縱一○○厘米
橫六四厘米
藏上海文物商店
馮超然的山水畫,情致溫婉,出 自 “ 四王”、文徵明,上溯至董源、巨然,可謂有源有序。他的人物畫以明代的唐寅、仇英為法,《采藥圖》體貌來自唐、仇兩氏之白描,能得其淡逸清勁、興意瀟灑的意趣。
采藥圖
這是一幀水墨人物畫。圖中繪一五十左右的老人,頭纏白巾,布服草鞋,竹笠蓑衣,攜鋤提籃,上山采藥。看來采掘草藥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竹籃中貯放著采集物。侵晨,采藥人在濛濛細雨中登山,現在瀟瀟雨歇,竹笠后卸,蓑衣委地,主人公稍事休息后,蹲身縛牢鞋帶,又擬繼續采擷了。他面有喜色,目視遠方,可能發現了所企求的珍貴藥草,也許要翻越大石,也許要攀援高崖,他邊觀邊思,神態生動,面部線條圓渾流美,有李公麟筆意,而衣褶為強勁飛動的折蘆描,這是符合老人上山采藥的情景。作者對主人公氣質的塑造,頗具“泉石平生事,山林旦夕心”的風采,可能是位恬退山林的隱者?此圖作于馮超然六十二歲,當時,日本侵略者已占領上海租界二年余,作者難免有避世肥遁之思,遂曲曲地畫出了《采藥圖》。
布景簡單,一大松盤根于畫幅右下端,樹身右傾,斜出畫面,柯枝又從右上角彎入,松針稀疏,纏以藤蘿,一藤下垂,虛接人物。左下角濃墨掃出一坡,飄動著幾莖勁硬的山草,疏松、勁草,都在有意無意地襯托著采藥者的風神。
細心觀察,還可尋覓到藥簍里有葫蘆一只。拂曉上山,寒氣襲人,葫蘆盛酒,可驅寒。在中國畫題材中,葫蘆往往和隱逸之士相伴,暗示出畫中人的身份,可見作者的著意用心。
上一篇:《秋鷹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玉蘭黃鸝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