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
釋義
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zhí)而不知變通。
出處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有個人要出門遠行,在乘船過江的時候,不小心將隨身攜帶的劍掉入湍急的江水中。
船上的人大喊著告訴他:“你的劍掉到江里了!”
他卻不慌不忙地拿出把匕首,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然后對大家說:“這就是劍掉下去的地方。”
眾人不解,都催促他說:“快下去把劍找回來吧!否則船越走越遠,就找不回來了。”這人不以為然地說:“不用著急,我已經(jīng)做好記號了。”
船到了岸邊后,他順著刻有記號的地方下去找劍,結(jié)果不但一無所獲,還遭到眾人的譏笑。
上一篇:成語《刮目相待》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削足適履》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