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文公記
【出典】 唐·韓愈《韓昌黎文集》卷二《新修滕王閣記》:“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陽。……移次袁州。袁于南昌為屬邑。……其歲九月,人吏浹和,公與監軍使燕于此閣,文武賓士皆與在席,酒半,合辭言曰:‘此屋不修且壞……公烏得無情哉?’公應曰:‘諾。’……工既訖功,公以眾飲,而以書命愈曰:‘子其為我記之。’……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韓愈記。”《舊唐書》卷一六○《韓愈傳》:“長慶四年十二月卒時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謚曰‘文’。”
【釋義】 唐代文學家韓愈任袁州刺史時,應江西觀察使王仲舒之請,為重修滕王閣作記。韓愈卒謚曰“文”,“文公記”指此。
【例句】 白雪調高尤協律,落霞語好終傷綺。待煩公、老手一摩挲,文公記。(劉克莊《滿江紅·和叔永吳尚書,時吳喪少子》2615)此詞為和吳泳(叔永)之作,吳在滕王閣所在的南昌。作者在句中引韓愈作《新修滕王閣記》事,點明吳氏在南昌。
上一篇:典故《文公福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文君白頭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