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向玉霄東望
【出典】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一三下《續仙傳·司馬承禎》:“承禎居山修真,勤苦一百余年歲,童顏輕健,若三十許人。有弟子七十余人。一旦,告弟子曰:‘吾自玉霄峰東望蓬萊,常有真靈降駕,今為東海青童君、東華君所召,必須去人間。’俄頃氣絕,若蟬蛻,已解化矣。弟子葬其衣冠焉。”
【釋義】 傳說唐代道士司馬承禎臨死前告訴弟子:他自玉霄峰東望蓬萊,有仙人降駕,召他離開人間。遂即化解成仙。
【例句】 ①向玉霄東望,蓬萊晻靄,有云駕、驂風馭。(蘇軾《水龍吟》[古來云海茫茫]277)此詞詠及司馬承禎,句中根據傳說敘寫司馬氏成仙。②待向玉霄東望,相與神游八極,身未似云閑。(楊冠卿《水調歌頭·次吳斗南登云海亭》1865)這里用司馬承禎事,自謂雖有世外仙游之趣,但難以實現。
上一篇:典故《向江捐玉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向重華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