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飯三吐
【出典】 《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周公)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魯。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釋義】 周公自稱,他為了招攬人才,甚至在吃一頓飯的時間也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殷勤接待來訪的賢士。后常用“一飯三吐哺”作為稱美在位者禮賢納士的典故。
【例句】 翹館欽賢人共說,一飯每勤三吐。(李曾伯《賀新郎·再用韻助靜齋之入告》2826)這里以“一飯三吐”為喻,稱美在位者禮賢愛士,謂靜齋此去將受到尊重與禮遇。
上一篇:典故《一顧周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騎紅塵失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