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物·孔子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儒家學派并非純粹的哲學流派,孔子也非純粹的哲學家。事實上,孔子不是老莊那樣喜歡神游八表的智者,并不擅長形而上的抽象思維。據 《論語》記載,他喜歡談論的大都是關于禮樂、倫理、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對政治問題尤其熱心。子貢曾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性與天道,是后代儒家津津樂道的哲學話題,孔子卻不喜歡談。于是現代哲學史家費了許多筆墨,來闡釋孔子的哲學范疇,清理孔子的哲學思想,卻讓讀者對 “哲學”這一學科本身都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了。如 “仁” 究竟是倫理范疇,還是哲學范疇?“正名” 究竟是政治問題,還是哲學命題?總之,是不是什么問題都可以歸結為 “哲學”?孔子雖然說過 “敬鬼神而遠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一類的話,同時也說過“畏天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一類的話,是無神論,還是有神論? 事實上,要從只言片語來分析出一個古代圣賢的哲學思想是非常困難的。孔子雖然并沒有提供系統和深刻的哲學思想,但孔子的思維模式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卻是非常深遠的。后代儒家哲學,如程朱理學、陸王心學,以及清代的公羊學,盡管形形色色,但都與人生、倫理、政治這些此岸的問題息息相關,都不太喜歡作過分抽象的思辨。中國哲學的這種風格,是孔子開創的。
上一篇:文學·流派·婉約派
下一篇:倫理學·修養·孔門三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