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子云投閣
【出典】 《漢書》卷八七下《揚雄傳下》:“王莽時,劉歆、甄豐皆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絕其原以神前事,而豐子尋、歆子棻復(fù)獻(xiàn)之。莽誅豐父子,投棻四裔,辭所連及,便收不請。時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從閣上自投下,幾死。莽聞之曰:‘雄素不與事,何故在此?’間請問其故,乃劉棻嘗從雄學(xué)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詔勿問。然京師為之語曰:‘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唐·顏師古注:“以雄《解嘲》之言譏之也。”唐·杜甫《醉時歌》:“相如逸才親滌器,子云識字終投閣。”(見《全唐詩》卷二一六)
【釋義】 新莽時,辭賦家揚雄因劉棻事受牽連,擔(dān)心被捕治罪,從天祿閣上投閣自殺,未死。杜甫詩感嘆此事有“子云識字終投閣”之句。后世常用此典感嘆世事不公,學(xué)人失意。
【例句】 ①作賦相如親滌器,識字子云投閣。算枉把、精神費卻。(辛棄疾《賀新郎·韓仲止判院山中見訪,席上用前韻》1930)這里化用杜甫詩句,舉揚雄投閣事為例,感嘆作學(xué)問枉費精神。②休怪相如滌器,莫學(xué)子云投閣,儒術(shù)亦佳哉。(林正文《水調(diào)歌·送敬則赴袁州教官》2440)這里反用杜甫《醉時歌》語意,勸慰赴任的友人。
上一篇:典故《子云奇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子云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