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最推崇的三種人生。語出《春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睋鹘y的說法,所謂“立德”,指“創制垂法,博施濟眾,德立于上代,惠澤被于無窮”,如唐堯、虞舜,如周公、孔子;所謂“立功”,指“拯厄除難,功濟于世”,以及“勤民、定國、御災、捍患”等,如夏禹、后稷;所謂“立言”,指“言得其要理,足可傳記”,如老聃、莊周、荀卿、孟軻、管仲、孫武、吳起之徒制作子書,如屈原、宋玉、司馬遷、班固之輩制作文章,流傳后世?!傲⒌隆笔巧鲜ィ傲⒐Α笔谴问ィ傲⒀浴笔谴筚t。古代有“祖有功,宗有德”的傳統,有功德于民的圣人受到后代子孫永遠的崇拜祭祀,而有文章傳世的賢人也“名以文傳”,這就是所謂“不朽”。顯然,“三不朽”非常人所能,即使是帝王,也不敢以“立德”者自居,而歷代以“立功”或“立言”名垂不朽的人,也決非等閑之輩。實際上,“三不朽”只是傳統士大夫心目中最神圣的人生,與平民生活相去甚遠。
上一篇:什么是《中庸》
下一篇:什么是《孔顏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