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幼輿高志
【出典】 《晉書》卷四九《謝鯤傳》:“謝鯤字幼輿,陳國陽夏人也。……鯤少知名,通簡有高識,不修威儀,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紹并奇之。……遷敦大將軍長史。……敦有不臣之跡,顯于朝野。鯤知不可以道匡弼,乃優(yōu)游寄遇,不屑政事,從容諷議,卒歲而已。……嘗使至都,明帝在東宮見之,甚相親重。問曰:‘論者以君方庾亮,自謂何如?’答曰:‘……一丘一壑,自謂過之。’”參見“一丘一壑”條。
【釋義】 晉人謝鯤字幼輿,任王敦大將軍長史,察覺王敦有意謀反,便不關心政事,優(yōu)游山水。他自稱很有寄情丘壑的高情遠致。后世常用此典抒寫優(yōu)游山水的情趣。
【例句】 ①一丘聊復爾,電孤負、幼輿高志。(姜夔《征招·越中山水幽遠。……》2183)作者有意安家于越中山水幽遠之地而未能實現,句中用本典表現自己的思緒。②中有玉田三萬頃,云是幼輿丘壑。(方岳《酹江月·夢雪》2842)這里用“幼輿丘壑”形容夢中所見山間覆雪的一處幽遠景致。
上一篇:典故《幼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愚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