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眾齊咻楚
【出典】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謂不勝曰: ‘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 ‘使齊人傅之。’曰: ‘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釋義】 咻,喧嘩,干擾。《孟子》有“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語,原指一個齊國人教他學齊國話,許多楚國人打擾他。
【例句】 想當年、持漢節,眾齊咻楚。(陳三聘《三登樂》[一品歸來] 2030)這里化用孟子語,以“眾齊咻楚”喻指范成大出使金朝,向金帝提出改變屈辱的受書禮儀,遭到金廷朝臣的圍攻與恫嚇,仍然堅定不屈。
上一篇:典故《眾鳥看孤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作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