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闊的草原換上了綠色的春衫,湖水泛著漣漪,水禽在歌唱。馬群蓋滿了嫩草鋪地的牧場,柔風送來野韭的芬芳。
白云鄂博公社年輕的牧馬人衛托布騎著一匹栗色馬,曳著一根三節樺木套馬桿,趕著飲過了的馬匹,慢悠悠地向過夜的牧場走去。他那淺藍色的綢腰帶隨風飄揚,輕輕地拂打著栗色馬的肥臀。敏穎強干的衛托布一邊觀察即將下駒的孕馬,一邊換騎到自己春天守夜時騎慣了的。棗紅老馬的背上。
太陽從草原的另一方沉下去,但是它那無比強烈的光芒依然照耀著蒼穹,把白云染成金黃,更增添一層畫意。晚霞漸漸斂容,云彩越來越紅,剎那間,草原的天空像是失了火一樣,顏色自紅而棗紅,而絳紫,而檀棕,而深藍,最后,忽然變得一片漆黑。于是,馬群看不清楚了,隱隱約約,朦朦朧朧,好像整個大地都在移動。寂靜之中,馬駒的嘶聲、騙馬的響鼻聲以及各種各樣的咀嚼聲混雜一起。
呵,不知何時天上布滿了星斗,馬群也隨著閃閃爍爍的星光時隱時現。
年輕的牧馬人來到馬群跟前,他像一個前線的偵察兵似地定睛注視,又像一個檢查心音的醫生似地側耳細聽??词伛R群這十年來,他曾度過多少個同嚴寒的風雪斗爭的漫長的冬夜,也曾度過多少個同可惡的蚊蠅搏斗的炎熱的夏晚呵!每年秋天,論馬膘總數他的馬群第一,每年春天,比增殖也總推他的馬群出眾,因此,不論哪次的模范大會都少不了他。無論凜冽的寒夜馬群由于風雪而走失,還是漆黑的雨夜馬群由于雷電而驚散,衛托布只要騎上自己的棗紅馬,放松韁繩,這匹經驗豐富的老馬嘶嘶嗅嗅,嗅嗅嘶嘶,總能把失散的馬匹找回來。
當曙光從東南面給寬廣的草原驅散黑夜的時候,年輕的牧馬人拄著套桿跨上了馬,他借著朦朧的啟明星的微光,查看散放著的馬群。對于五百多匹馬中有多少兒馬,什么樣的兒馬有幾匹騍馬,哪一匹騍馬帶領哪些小馬,衛托布了如指掌,只要在馬群里隨便轉上一圈,即使短了一匹馬駒,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牧馬人欣喜地繞著夜間剛剛生下的幼駒轉圈,前后左右地鑒別它們是公是母。他雖然沒有用筆寫下來,但是只要看過一遍,便能永遠記住哪一匹馬駒是哪一匹騍馬所生。這還不算,即使指著已經長大長肥的任何一匹騍馬或騸馬,他也能道出它是哪年哪季在什么地方出世的。
天邊騰起燦爛的金光,那光芒射向無邊的蒼穹。剛才還是一片黑黝黝的草地,如今抹上了綠松石的色澤。春天的花兒含苞欲放,原野上的白霧冉冉浮游,同升自氈包天窗的裊裊青煙連成一串,宛如根根銀鏈牽住著團團云霧。
查看完畢,牧馬人把馬群趕到白天的牧場上。他出其不意地倏然馳向一匹正在吃草的三歲馬,三歲馬還沒有來得及躲避,三股擰成的套索已經把它嗖地套住。受驚的三歲馬又跳又蹦,拚命掙扎,可是熟練的牧馬人卻不慌不忙地把身軀往后稍仰,用力纏緊套索,使勁拽過套桿,迫使那匹倔強的三歲馬不得不回轉頭來。牧馬人趁勢把套索往前抖了一抖,勒住嗤鼻盛怒的三歲馬的耳根,沒等松一口氣,立即連擰了幾轉,然后,跳下整夜與自己為伴的老實的棗紅馬,騰出一只手來松開它的肚帶,解下它的鞍子,拍拍它的背脊,把它放了,給剛抓住的三歲馬套上籠頭和絆子,壓上鞍子,重又松開絆子,拄著套桿騎上去。這當口,年輕的牧馬人心中有多舒暢哪,簡直像微波蕩漾的湖水一樣。他飽吸著早晨清新芳香的空氣,策馬回家。
突然,天外飛來一片烏云,瞬間遮住半爿天空,像在遼闊草原的邊際拉起了一重帷幔。于是,春雨隨著颯颯的涼風來臨。
春雨呵,宛如萬串珠子、千絲銀線一樣嘩嘩降下,給恬靜的草原、碧綠的牧場罩上一層輕紗。雨珠落在湖水里像珍珠落在玉盤里似地向四面迸濺,雨珠落在干土上,地皮陷下了一個個小坑兒,猶同歡笑著的草原姑娘臉上的笑靨。
年輕的牧馬人像是故意要讓春雨洗一洗自己被馬蹄踢起的塵土蒙掩的軀體,既不穿氈裘,也不披雨氅,舒體而騎,冒雨而行。那降自天穹的甘霖洗刷著牧馬人的臉,洗刷著鞍下的馬,也洗刷著草原上的花。
草原上的春雨多么美好!雨好牧草也好,牧草好馬的膘情也好,馬的膘情好牧馬人從心底里覺得美好。牧民們都說:“春雨是油不是水呵!”
雨越下越大,顆顆雨珠滴滴答答地打在牧馬人的藍衫上,這聲音對他來說,就像超額完成接駒任務的慶賀的鼓點。
雨過天晴,舉目四望,但見朵朵白云好像牡丹怒放,托出早晨燦爛的太陽。經春雨洗刷一新的廣闊草原、潔白的氈包、威武的駿馬,以至年輕的牧馬人渾身上下,都被旭日鍍上了一層金。
看哪!在銀碗般圓頂的蒙古包外吃著草的群群綿羊,恰似藍空中白云的倒影映在了青色的湖水里一樣。草原是多么的廣袤,多么的絢爛呵!草尖隨風翻浪,雨露隨浪滾轉,是香海在洶涌,是浪花在歡笑。
草原上的牧馬人多么勇敢,多么健壯!風雪雨露中,臉龐變得像青銅,身體變得像精鋼。他把草原花朵般欣欣向榮的全部青春,獻給了無窮無盡的浩瀚海洋似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陳乃雄譯
(1963年7月10日《人民日報》)
賞析《牧馬人之歌》是一首贊歌。作者激情滿懷地歌唱草原上年輕的牧馬人,勇敢、健壯的衛托布。歌唱他把自己的全部青春獻給了無窮無盡的浩瀚海洋似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衛托布這種全身心的無私奉獻精神,完全是通過他的行動表現的。作品寫他對馬群精心照料,他來到馬群跟前,“像一個前線的偵察兵似地定睛注視,又像一個檢查心音的醫生似地側耳細聽”。寫他對于500多匹馬,匹匹了如指掌。他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看守馬群十年來,“他曾度過多少個同嚴寒的風雪斗爭的漫長的冬夜,也曾度過多少個同可惡的蚊蠅搏斗的炎熱的夏晚呵!”他飼養的馬膘肥體壯,增殖出眾,因此,“不論哪次的模范大會都少不了他”。通篇作品,自始至終沒有一句人物語言。在這兒,我們可以說:行動比語言更有力量。
《牧馬人之歌》是一幅油畫。作者以絢麗的彩筆描繪了遼闊草原多姿多彩的迷人景色。作品以時間為線索,把一幅風光旖旎的畫卷在讀者眼前漸次展開:從“太陽從草原的另一方沉下去”,到朵朵白云“托出早晨燦爛的太陽”這一段時間里,由白天到夜晚,由晴天到陰雨,作者以細膩生動的筆觸,狀描了草原上各具特色的景象變幻,洋溢著沁人心脾的詩情畫意。
為了描繪這幅油畫,作者使用了一些富于色彩的詞語,例如:“晚霞漸漸斂容,云彩越來越紅,剎那間,草原的天空像是失了火一樣,顏色自紅而棗紅,而絳紫,而檀棕,而深藍,最后,忽然變得一片漆黑。”這表明了作者生活體驗之真切,觀察之細致入微,同時,也顯示了作者駕馭語言的藝術功力。
上一篇:《讀《項羽本紀》》原文|賞析
下一篇:《石拱橋》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