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直尋
古代詩學概念。語見南朝梁鐘嶸《詩品序》:“若乃經國文符,應資博古;撰德駁奏,宜窮往烈。至于吟詠情性,亦何貴于用事? ‘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詎出經史?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币庵^朝廷應用之文,須援據古事;詩歌則不以用典為貴,而以直尋為上。直尋包括兩方面意思:一是詩人應直接、敏銳地感受外物之美,將“即目”“所見”者表現于詩中;二是狀物抒情均應使用自然明朗的語言,加以直接的表現,不應堆砌典故。鐘嶸這一看法,與劉宋以來山水詩興起,“自然可愛”的寫景佳句為人們所欣賞的文壇風氣有關,又是針對顏延之、任昉等人作詩缺乏真切審美感受而堆垛典故、賣弄學問的不良風氣而發?!对娖贰吩u騭詩人,稱謝靈運“興多才高”,即指其于山水之美感受敏銳、興會淋漓、表現自然;又批評顏延之“喜用古事,彌見拘束”。都是直尋標準的運用。后世強調才情、妙悟而反對以學問為詩者,或標舉鐘嶸此說。如清人袁枚《仿元遺山論詩》云:“天涯有客太詅癡,誤把抄書當作詩。抄到鐘嶸《詩品》日,該他知道性靈時?!奔粗钢睂ぶf而言。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益都先正詩叢鈔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禊湖詩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