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論詩
①金組詩名。七絕。元好問作。見《元遺山詩集》卷一一。共三十首。在姹紫嫣紅、萬花競艷的中國詩苑里,論詩詩為頗具特色的品類。元好問二十八歲時所創作的這組論詩絕句,即為論詩詩中的上乘之作。該組詩上承杜甫《戲為六絕句》和稍前王若虛《論詩詩》的形式,縱論自漢魏以迄趙宋的許多代表性詩人、作品和流派,在品評臧否的同時,貫徹、體現著作者的詩學主張和鑒賞情趣。第一首開宗明義,即以“詩中疏鑿手”自任,要使涇渭清濁分明,辨明詩中的正體和偽體。他標舉建安的優良傳統(“曹劉坐嘯虎生風”),認為好詩應當真淳自然(“一語天然萬古新”),推崇雄健豪邁的風格(“慷慨歌謠絕不傳”),反對模擬因襲(“窘步相仍死不前”),批評綺靡纖麗的詩風(“斗靡夸多費覽觀”)。其論詩強調內容,也重視藝術成就和作家人品,能從大處著眼而不流于褊急;肯定曹植、劉楨、陶淵明、謝靈運、杜甫、韓愈,于李商隱、蘇軾、黃庭堅則有比較公允的褒貶;反對俳諧怒罵的怨刺之詩(“曲學虛荒小說欺”、“亂后玄都失故基”),重視“溫柔敦厚,藹然仁義之言”(《楊叔能小享集引》)。《養新錄》曰:“元遺山論詩絕句效少陵‘庾信文章老更成’諸篇而作也。王貽上仿其體,一時爭效之。厥后宋牧仲、朱錫鬯之論畫;厲太鴻之論詞、論印,遞相祖述,而七絕中又別啟一戶牖矣。”這組絕句既給讀者以理性的啟迪,又給人以審美的享受,為歷代所傳誦,堪稱古代論詩詩之佳品。②清組詩名。七絕。趙翼作,見《甌北集》卷二八。《論詩》這一題目在《甌北集》中多次出現,體裁、篇數都不盡相同。其中以這組七言絕句最為有名。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共五首,以第二、三、四首尤為人稱道。詩曰:“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趙翼論詩重“性靈”,主創新,反對明代前、后七子的復古傾向,也不滿王士禛、沈德潛的“神韻說”與“格調說”。這幾首論詩詩就反映了他的詩貴創新的進步主張。他認為詩歌應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詩人在創作上應求變創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趨。趙翼善以議論為詩,緊密結合具體、鮮明的形象,而并非枯燥乏味的說教。他把抽象的理論用詩的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言簡意賅,寓意深邃,易讀易誦,醒人耳目,常為后人所征引,成為歷久不衰的名篇。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言意象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詩人主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