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化石山頭婦
【出典】 南朝梁·劉義慶《幽明錄》:“武昌陽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者,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弱子餞送此山,立望而死,形化為石。”(據《太平御覽》卷四四○引)南朝梁·顧野王《輿地志》:“南陵縣有女觀山,故傳云:昔有婦人,夫官于蜀,屢衍秋期,憂思感傷,登此聘望,因化為石,如人之形。”(據《太平御覽》卷五二引)《宣城圖經》:“望夫山:昔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為石。”(據《太平御覽》卷四六引)
【釋義】 傳說古代有婦人送夫出征,送行時立望而死,化為武昌北山上的望夫石;又有南陵縣婦人盼望赴蜀作官之夫歸來,登山久盼,化為石人;還有宣城女子望夫化石的故事。后世常用作詠思婦的典故。
【例句】 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何物系君心?三歲扶床女。(賀鑄《陌上郎》[西津海鶻舟]505)這里用本典表現閨中婦人對遠行夫君的癡情與堅貞。
上一篇:典故《化工呈新巧》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化碧》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