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元年②,常州日禺時③,天有大聲如雷,乃一火星④幾如月,見于東南;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⑤西南,又一震而墜在宜興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許氏藩籬皆為所焚。是時火息,視地中只有一竅如杯大,極深。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⑥,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發其竅,深三尺余,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也如之。州守鄭伸得之,送潤州金山寺⑦,至今匣藏,游人到則發視。王無咎⑧為之傳甚詳。
(《夢溪筆談》)
注釋①隕石——含石質較多或全部是石質的隕星。②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治平是宋英宗的年號。③日禺時——日落時。④火星——火紅的流星。⑤移著——移落到。⑥熒(ying)熒然——指隕石在洞穴中微光閃爍的樣子。⑦潤州金山寺——潤州治所在無錫,當地有金山寺。⑧王無咎——嘉佑進士,任天臺令。
賞析全文是以一個親見其景的觀察者的身份記敘的。層次清楚地敘述了從隕石墜落到收藏的全過程。首先,在交待了隕石墜落的時間后,主要是描寫隕石墜落時的特點。隕石是在伴隨著三聲如雷的巨大聲響從天快速墜落的。其次是敘述隕石墜落到地面后的情狀與被發掘的過程。這是全文的重點,突出了隕石“赫然照天”的光亮和它強大的燃燒力,并介紹了隕星沖擊地殼形成的如杯的洞穴、入地的深度、隕石的形狀、大小、顏色、重量。無論是繪聲、寫光、畫形、寫熱,都生動具體,使人有如親臨其境,親睹親聞,使讀者在十分形象的感受中增加了對隕石的認識,豐富了科學知識。
上一篇:《活板》原文|賞析
下一篇:《題楊樸妻詩》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