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勛《選冠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淮上兀坐,等待取接,因得漢使一詞,他日歌之
細柳排空,高榆擁岸,乍覺楚天秋意。涼隨夜雨,望極長淮,孤館漫成留滯。天凈無云,浪痕清影,窗戶閑臨煙水。嘆驅馳塵事,殊喜蕭散,暫來閑適。常念想、圣主垂衣,臨朝北顧,泛遣聊寬憂寄。輶軒載攬,虎節嚴持,談笑掛帆千里。憑仗皇威,濫陪樞筦,一語折沖遐裔。 待歸來,瞻對龍顏,須知有喜。
【編年】
據詞題,此詞必為曹勛使金途中所作。曹勛三次使金,皆為副使。《宋史》卷三七九曹勛本傳云:“(紹興)十一年(1141),兀術遣使議和,授勛成州團練使,副劉光遠報之。及淮,遇兀術遣還。言當遣尊官右職持節而來,蓋欲亟和也。”此為首次。同書又載:“金使蕭毅等來,命勛為接伴使。未幾,落階官為容州觀察使,充金國報謝副使。”正使為何鑄。此為第二次出使。同書又云:“二十九年,拜昭信軍節度使,副王倫為稱謝使。時金主亮已定侵淮計,勛與倫還,言鄰國恭順和好無他,人譏其妄。”此為第三次出使。按此段中“王倫”應為“王綸”之誤,蓋字正道之王倫,前此已于紹興十四年(1144)卒于金,不可能再于紹興二十九年出使。《宋史》卷三十一《高宗紀》載:“(紹興二十九年)六月甲辰朔,遣王綸等為金國奉表稱謝使。……(九月)乙酉,王綸使還,入見,言金國和好無他。”亦與曹勛本傳所載相合。案王綸,字德言,建康人,紹興五年進士。
據下片“濫陪樞筦”句,可知正使必曾任樞密院職,按劉光遠未有任職西府經歷之記載,而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二○六載:“(紹興十一年十一月)何鑄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使于金國,容州觀察使曹勛副之。”又《宋史》卷三七二王綸本傳載:“(紹興)二十八年,除同知樞密院事。……二十九年六月,朝議欲遣大臣為之使,覘敵且堅盟好。綸請行,乃以為稱謝使,曹勛副之。”則此詞必作于紹興十一年(1141)十一月或二十九年(1159)六月兩次出使中的一次。又據詞中上片所云“楚天秋意”云云,乃秋季物候,故當為后一次,即紹興二十九年六、七月間,時至淮河界上,等待金國接伴使時所作。
上一篇:曹勛《江神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曹組【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