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蕃《趙蕃》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趙蕃(1143—1229),字昌父,號章泉,原籍鄭州,南渡后僑居信州玉山(今屬江西)。早歲從劉清之學,以曾祖旸致仕恩補州文學,調浮梁尉、連江主簿,皆不赴。為太和主簿,調辰州司理參軍,因與知州爭獄罷。時清之知衡州,求為監安仁贍軍酒庫以卒業,至衡州而清之罷,遂從之歸。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猶問學于朱熹。理宗紹定二年,以直秘閣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歲。謚文節。蕃詩宗黃庭堅,與韓淲有“二泉先生”之稱。著作已佚,后人輯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
【傳記資料】
劉宰《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趙先生墓表》
《宋史》卷四四五《趙蕃傳》
【著述】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六○《乾道稿提要》:《乾道稿》一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宋趙蕃撰。蕃字昌父,號章泉,先世鄭州人。建炎初,其曾祖旸官于信州,因家焉。蕃以旸致仕恩補官,后終于直秘閣。蕃始受學劉清之,年至五十,乃問學于朱子。朱子文集與蕃尺牘凡六首,蕃與朱子往還詩及他作之稱述朱子者,二十余首。朱子《答徐斯遠》書有云:“昌父志操文詞,皆非流輩所及,且欲其刊落枝葉,就日用間深察義理之本然。庶幾有所據依以造實地,不但為騷人墨刻而已?!彼栽呱趿?。然蕃本詞人,晚乃講學,其究也仍以詩傳,與澗泉韓淲有“二泉先生”之稱。淲集久佚,今從《永樂大典》裒輯,已別著錄。蕃集世亦無傳,而《永樂大典》所收頗富,并為采掇編次,依舊本標題,厘為《乾道稿》一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共二十六卷。而以蕃本傳及劉宰所作《墓表》附錄于后。初,蕃為太和縣簿時,受知于楊萬里。萬里贈詩有云:“西昌主簿如禪僧,日餐秋菊嚼春冰?!庇衷疲骸皠袂匆寂f隱,且與西昌作好春?!庇仲澠鋵懻嬖疲骸懊补夂?,無月下推敲之勢;神清骨聳,非山頭瘦苦之容。一笑成詩。萬象春風?!眲⒖饲f跋亦云:“近歲詩人,惟趙章泉五言有陶、阮意?!薄对娙擞裥肌份d蕃論詩一則,以陳后山《寄外舅》詩為全篇之似杜者。后戴式之思家用陳韻,又全篇之似陳者。觀其持論,其詩學淵源亦可概見矣。又張端義《貴耳集》稱,蕃與周必大同里必大當軸,所任但一酒官,五十年不調,案“五十年”疑當為“十五年”之訛。壽九十余。公朝尊老,以秘閣正郎聘之,不至,則蕃之恬淡自守,人品本高,宜其詩之無俗韻也。
【總評】
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卷七:《歷代詩余》末附詞人姓氏十卷,中如陸域、劉宰、章良謨、蔡幼學、趙蕃、梅扶、王義山等,僅列其名,詞均缺如。
上一篇:趙磻老《浣溪沙》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趙蕃《小重山·寄劉叔通》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