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俠鬧京都》
【本書體例】
李少霆、劉顯棟、楊永清著。35回,28萬字。武漢大學出版社1985年6月版。
成化帝朱見深寵幸貴妃萬貞兒。萬貴妃的父親太子太師萬顯卿,于朝中私蓄黨徒。吏部尚書唐國瑞性情剛直,在太師的壽筵上,題書諷刺其靠女兒之幸得利仗勢。太師懷恨在心,其私黨梁超勾結在唐府為奴的唐偉,陷害唐國瑞指使綠林大盜竊取御物。唐家被查抄,幾十口打進死牢待斬。為保忠良之后,兵部尚書海庭芳,趁探監之機,用女兒海紅珠換走唐公子唐賢,獄官陳志福不知此事,暗中抱自己的嬰兒陳勇換給唐夫人。行刑時,劊子手周成于眾目睽睽之下,巧妙地救下陳勇,交給姐夫王硯清撫養。
萬顯卿害死唐門,恐唐國瑞同黨不服,緊追不放。海庭芳恐怕事情敗露。托病辭官回鄉。給唐賢改名海浩,教習文武。海浩的師傅是個神秘的老者,原來他一直暗暗保護唐賢。獄官陳志福也帶著陳強、陳海珠(海紅珠)隱居故里。
十幾年后,海浩已是文武雙全的翩翩公子。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他一定要去京都尋找仇人,也尋查海紅珠的下落。一路上,他殺貪官,行義于世,又有俠女孟蘭香暗中相助。到京都后,才知道唐偉已做了河南巡撫,不日就到京都。陳海珠和哥哥陳強也在偷偷地監視唐偉的舉動,改名王爛的陳勇也出現了。
海浩的師弟寇奇奉師命來助陣。于是,忠孝俠海浩、紅衣俠陳海珠、楚江俠寇奇大鬧京都。
描寫武俠,在中國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俠客,人人敬仰,羨慕。宋代在民間的傳說、小說、評話、鋃字兒中,就敘述了許多典型的武俠形象,盜盒的紅線,妙手空空兒等皆是。
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中指出:“茶館中的說書,后來能文的人,把它寫出來,就通行于社會了。”“后來的小說十分之九是本于話本的?!?/p>
《三俠鬧京都》是本傳統評書,這個版本是劉顯棟、場永清根據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李少霆的底本整理而成。
李少霆說書的風格:重視人情,說盡人情,寓人情事理于驚、奇、險的情節和場面、以及趣味和懸念之中。
《三俠鬧京都》以扣人心弦的情節,說盡人間情理。
本書是由評書整理而成,帶有章回體小說的特點,保留了一些說書的特色。在形式的處理上,先能抓住聽眾、看客的心理,合乎說書引人的情理。如其中一回的結尾這樣說:“‘哎呀!是你!’唐偉一看也驚得目瞪口呆,若知唐偉碰上什么人了,請看下回?!钡?,這些直接的引用口頭藝術形式的方法,無疑是作者成功的一個寫作經驗。
《三俠鬧東京》主要是寫忠良后代,殺奸官,替民除害的故事。作者設計了一個三易公子的情節,緊張、驚險,緊緊地繃住每個人的心弦。
唐國瑞一家在獄中待斬,他所蒙受的冤枉,大臣們敢怒不敢言,人心壓抑。
偏巧,萬貴妃喜降龍子,皇上十分高興,下令大赦,而且特放唐家可以有親朋探視??嗨级嗳盏谋可袝Mシ冀K于有了一個機會,探視時,把女兒海紅珠換給了唐夫人,唐大人一家正急,唯恐男嬰變成女嬰的事情泄露出去,連累了忠良,這可如何是好?獄官陳志福也是忠厚官吏,唐大人對他有恩,他也偷偷地把兒子陳福換在唐夫人手上,回家之后,吃驚更大,唐公子怎地變成了小姐?自己的孩子命運如何?看到這里,讀者心里可能覺得,陳福必死無疑。其實卻不然,人的心理都是相同的,都想保忠良一條根苗。劊子手周成巧施掉包計,更令人意想不到。他在施前的晚上,就找到一個死嬰,行刑時,他從唐夫人手里奪下假“唐公子”,用手掐著嬰兒的脖子,把嬰兒在唐大人面前晃了幾晃。行刑后,他借口挖心肝吃,進法場把死嬰擱下,把“唐公子”抱來,這時你不禁要問:唐公子不是已經給掐死了?其實周成只不過在他的嘴上涂上一聲麻藥,不讓他哭而已。
到此,三易公子的情節完成,完全是皆大歡喜的局面。
巧合、驚奇、緊張的情節里面,寓含著合理的人情,救人一命,勝造七級俘屠,何況是救出忠良之后、一個無辜的嬰兒。海庭芳、陳志福、周成都做了同一件事,合乎道理,更覺真實。民間故事,評話發展千百年來,為順應聽眾的心理,故事情節、人物等等大都是順應人情的,合情的便是合理的。象傳說中的“貍貓換太子”的故事,中國人大都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合理。
皆大歡喜的結局,也是順應中國的人情,西方人以悲劇作為藝術的最高形式,中國人都喜歡喜劇的結束。尤其是說話藝術,懸念令人驚奇、緊張、念念不能忘,??M于懷。給觀眾一個滿意的結局,觀眾就能輕松地歸去,心情舒暢。這是完全中國式的喜劇效果。
《三俠鬧京都》的巧合,喜劇效果不止在此一個情節,整部書都體現了這種傳統的藝術特色。
上一篇:《七絕奇門劍》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丐俠》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