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煉意妙絕》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盛唐句,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四)
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尋常意,一經錘煉,便成奇絕。(沈德潛《唐詩別裁》卷十)
【詩例】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解析】
寫景“煉意妙絕”,是王灣《次北固山下》詩第三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藝術技巧與藝術特色。其內涵包括兩大層次:第一,是寫景層次,“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第二,是煉意層次,“本尋常意,一經錘煉,便成奇絕。”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上,一輪紅日誕生,磅礴升騰,驅散宇宙沉沉殘夜。江上,春天已然到來,春意盎然,送走人間殘冬舊年。就在瞬間,黎明、春天、新年,一齊來到人間。這是天地之大美呈現的一瞬間,亦是極富于啟示意味的一瞬間。涵泳體味,這一聯詩具有四個特征。第一,是寫出了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壯觀。第二,是在詩句的構成中,自然意象描寫比較敘述成分(“舊年”),占有優勢。詩句中沒有直接抒情的成分。自然意象優勢,正是盛唐詩的藝術特征與審美特征。以上兩個特征,屬于寫景層次。第三,是有情化了大自然。日出而狀之以“生”,立春而狀之以“入”,便寫出了“日”與“春”迫不急待來到人間的熱情性格,極富于人情味。第四,是默示出了宇宙人生的哲理。中國文化傳統之中,有一個集體意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辭》)“天行健者,謂天體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無時虧退。”(孔穎達《疏》)“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天行健”的美的呈現,“君子以自強不息”,則是這一聯詩所啟示的韻外之致。以上兩個特征,屬于煉意層次。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知北游》)“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王灣這一聯詩,描寫出日出海上、春到天地之大美,默示著天行健、人自強不息之韻味,這是其寫景煉意妙絕千古的美學、哲學意義之所在。
唐代殷璠《河岳英靈集》卷下云:“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張說是開元名相兼“一代詞宗”,是開盛唐人文風氣之先的人物。他的詩學主張,是“天然壯麗”,“奇情新拔。”(《洛州張司馬集序》)無怪乎他要激賞王灣這一聯詩,手題政事堂,示為天下楷式。而王灣這一聯詩,確乎也象征了充滿希望的盛唐時代,象征了盛唐人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象征了盛唐詩以自然意象優勢表現積極進取精神的藝術理想。
宋太祖趙匡胤《詠初日》:“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殘月。”寫景宋太祖趙匡胤 《詠初日》: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殘月。”寫景煉意,與王灣這一聯詩相似,但是不及王詩自然、優美。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相反相成《用意高遠》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相反相成《化煉前人詩意》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