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先秦·齊物論》簡析
莊周著。見《莊子》。題名為論齊一“物”,即齊一事物的對立屬性的意思。文中作者用眾多的事例闡述從“道”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對立屬性全是相對的,實際上它們是齊一的。例如是非、彼此、物我、利害、大小、壽夭等等,無不是相對的、齊一的。世俗之人卻固執(zhí)一端,并因此而爭執(zhí)、而喜怒,這是認識片面性的反映。作者認為人只有從中超脫出來,從“道”的高度看待一切事物,齊一事物的對立屬性,齊是非、齊彼此、齊物我、齊利害、齊大小、齊壽夭,……認識達到這樣的境界,才是全面的。齊物論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它顯然是唯心主義相對論的反映。此篇是抽象的論說文,作品圍繞這一中心論題,層層論述,逐次推明。其間或設人問答,或借助寓言故事(如“朝三暮四”、“驪姬悔泣”等),使抽象的議論,饒多趣味,曲盡其意。行文縱恣莫測,奇構沓至,因而文雖繁復而不失理趣。
上一篇:《散文·先秦·齊桓晉文之事》簡析
下一篇:中國古代小說發(fā)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