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秉菅觀洧
【出典】 《詩經·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蔄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訐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漢·毛氏傳:“蔄,蘭也。”
【釋義】 秉菅,即秉蔄(古代“菅”可假借為“蔄”)。手持蘭草。《溱洧》歌詠一對情侶春游之樂。他們沿著溱水洧水,手持蘭草(蔄),互贈芍藥。
【例句】 更秉菅觀洧,幽意難忘。(晁補之《望海潮·揚州芍藥會作》560)這里暗用《溱洧》詩意,贊美芍藥花。
詩詞典故·秉菅觀洧
【出典】 《詩經·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蔄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訐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漢·毛氏傳:“蔄,蘭也。”
【釋義】 秉菅,即秉蔄(古代“菅”可假借為“蔄”)。手持蘭草。《溱洧》歌詠一對情侶春游之樂。他們沿著溱水洧水,手持蘭草(蔄),互贈芍藥。
【例句】 更秉菅觀洧,幽意難忘。(晁補之《望海潮·揚州芍藥會作》560)這里暗用《溱洧》詩意,贊美芍藥花。
上一篇:典故《秉燭疑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簸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