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東風無力百花殘”:這里指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東風:春風。殘:凋零。“春蠶”二句:比喻對意中人至死不渝的愛情和無盡的思念。絲:這里以“絲”喻“思”,含相思之意。蠟炬:蠟燭。淚:指蠟淚,喻相思淚水。鏡:指照鏡子。云鬢:青年女子的頭發。代指青春年華。夜吟:夜晚吟詩。蓬山:仙境,這里指對方的住處。青鳥:神話中說青鳥為西王母傳遞信息的神鳥。這里指傳遞信息的人。
【鑒賞導示】
在李商隱的詩作中最能代表他的風格的是以愛情為題材的無題詩。這些詩,意境綿邈朦朧,情致宛轉纏綿,語言精細華麗,聲調和諧優美,是我國詩苑中的奇葩。《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鑒賞】
此詩寫暮春時節與所愛女子離別的傷感和別后悠長、執著的思念之情。
詩的首聯寫二人依依難舍的離情。離別本就讓人傷感,而想到相見的困難就使人更感難舍難分,更何況又恰是東風消歇、百花凋零的暮春時節。詩人睹物興悲,想到青春易逝,相逢難再,眼前分別的痛苦就更是言語難以表達了。頷聯寫別后的相思之深,先以春蠶自比,用蠶的吐絲比喻自己相思的久長、深切,到死方休;后以蠟燭自喻,說自己相思的眼淚有如燭淚,到死(成灰)方枯。上句側重表現相思的纏綿無盡,下句則著重述說相思的沉痛永長。兩句詩把刻骨銘心的愛戀之情非常形象地描述出來,成為千古絕唱。頸聯寫對戀人的擔憂,將雙方的相思相憶之情同時寫出,很巧妙。前一句想象愛人為相思之苦折磨而容顏憔悴、對鏡自傷的情景;后一句想象她深夜不眠、吟詩自遣的苦況。語氣中流露出唯恐對方愁損身體、為寒氣所傷的體貼心情。尾聯表達希望能夠得到愛人的消息以慰渴念的強烈愿望。詩人把對方居住的“蓬山”比為仙境,表達了視對方如仙子的深深敬愛之意。典故的運用,增強了詩的感情色彩,深化了詩的意境。
全詩運用比興、象征和烘襯的手法,創造出優美朦朧的意境,將詩人深長纏綿而又哀怨悱惻的戀情宛轉含蓄地表達出來,引人遐想,耐人尋味;語言精確優美,將詩人的情感表達得細膩入微。如“但愁”、“應覺”,表達了體貼備至的脈脈溫情;頸聯、頷聯兩聯對仗工整、比喻新鮮貼切,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全詩回環詠嘆、抒情強烈,纏綿曲折,悱惻動人,只是調子稍嫌低沉傷感。
【鑒賞要點】
[1]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2]比興、雙關、用典等手法的成功運用。
上一篇:【唐】劉禹錫《烏衣巷》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
下一篇:【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全詩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