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和睦,父母歡喜即為孝
原典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譯釋
兄長要友愛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長。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父母歡喜,孝就在其中了。
解讀
兄友弟恭乃為孝
看過很多影視劇里兄弟反目成仇的故事,他們或者為了錢財,或者因志向不同,或者因某件事最終分道揚鑣,有的甚至因此老死不相往來。
兄弟之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手足情,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感情之一。《千字文》里有一句話叫:“孔懷兄弟,同氣連枝。”這兩句話談的是五倫中的兄弟之道。它的含義是,兄弟之間要相互關愛,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彼此氣息相通,因為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系,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
《詩經·小雅·常棣》中有一篇“死喪之畏,兄弟孔懷”的詩句。“孔懷兄弟”四個字,就是出自這句詩。“孔”是程度副詞,有最、非常如何之意,“懷”是關懷、關愛,那么“孔懷”的意思就是非常關懷、關愛。兄弟之間有至親的血緣關系,親近無比,是朋友關系所不能比擬的。所以,后世多用“孔懷”二字指代兄弟之情。
“兄道友,弟道恭”,即“兄友弟恭”,是五常之中的兄弟之道。也就是要求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姊妹之間如能各盡其道,和睦友愛,父母歡喜,那么就稱得上是一件美滿的事情了。如果兄弟姊妹將利益放在第一位,親情放在第二位,彼此冷漠相待,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樣不但有違兄弟之道,也有違孝道,因為兄弟反目,最受傷、最心寒的是父母。
魏高祖曹丕做了皇帝之后,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一首詩,如果做不到就要行以大法。曹植感嘆自身處境的艱難和兄長的冷漠無情,沉郁憤慨之下作出了千古名篇《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封建統治集團的殘酷內斗中,許多同胞兄弟因此互相反目,甚至自相殘殺。與曹植、曹丕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爭奪王位,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二人以及二人諸子。
教育感化的事,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如果兄長不友愛弟弟,那么弟弟也就不會恭敬兄長,兄弟之間相處不融洽,彼此反目,也就會影響到整個家庭。所以,兄弟之間的和睦是非常重要的。
魯迅先生家有兄弟四人,小弟夭折,余其三。魯迅在家排行老大,二弟是周作人,三弟是周建人。當初,眾媒體皆傳,由于理想與抱負不同,魯迅與二弟周作人反目。但后來的事實卻證明,此論據實為有失偏頗。
據載,魯迅起初與他的二弟周作人感情甚篤。1902年,魯迅留學日本時,曾給讀書的二弟寄過一幅照片,照片的后面題了字:“會稽山下之平民,日出國中之游子。弘文學之制服,齡木真一之攝影。二十余齡之青年,四月中旬之吉照。走五千余里之郵筒,達星杓仲弟之英盼。”
三年后,周作人考取公費留學,也赴日本學習。在日期間,周作人與日本姑娘羽太信子相戀并結婚。在魯迅歸國不久后,周作人也追隨大哥一起留在北京。當時,兄弟倆都住在北京八道灣的房子里,經濟上均由魯迅分擔。但讓魯迅介懷的是,二弟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性喜鋪張,不夠節儉。在家里,她雇用傭人,買日貨,坐包車,就連孩子上學也要用車接送。
羽太信子的種種行為讓魯迅頗為不悅。于是,魯迅就以大哥的身份要二弟周作人告誡妻子,應勤儉持家。但二弟對妻子呵護備至,哪里肯說。后來,周作人又提出要接日本岳父岳母來中國居住。由此,魯迅愈加不快,并拒絕了二弟的請求。兄弟倆的關系自此開始惡化。
后來,為免尷尬,魯迅主動搬出八道灣,將房子全盤留給二弟,自己則與母親搬至北京西三條胡同。此后,魯迅曾回老宅取書籍器什,在此過程中,兩人因矛盾嫌隙竟上演了全武行。
1936年,魯迅因肺病與世長辭。周作人接到了訃告,也未前去參加兄長的追悼會。
魯迅與周作人兄弟不睦,最終竟致兩不相見,這對于他們的母親來說,是極為悲傷的。兩人本是同根生,身為他們的母親,一定是希望兄弟倆能夠互幫互助,攜手創造好的生活的。然而,由于兩人在一些方面的分歧與矛盾,使得兩人的關系最終走向決裂,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兄道友,弟道恭”,如果兄弟兩個都能退一步處理分歧和矛盾,那么彼此之間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誤會和隔閡。所以,要想實現兄弟和睦相處,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多為對方考慮,多一點點理解和寬容。只有兄弟之間關系和睦了,整個大家庭才能興旺發達,日子越過越紅火。
如今,獨生子女居多,由于沒有弟弟妹妹、哥哥姐姐,父母當他是天上派下的小公主、小王子,他自己也覺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沒人敢惹、沒人敢說。可你是否聽說過,新加坡的一位許哲女士,她不分宗教,不分種族,凡是可憐的人都盡量提供幫助。前幾年她106歲高齡時,一位記者采訪她:“您為什么對天下所有人都這么好呢?”她的回答是:“我哪里是幫助別人?在我眼里,他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所以,如果你也能將天下所有人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并奉獻自己的愛心去幫助他人,關愛天下一切生命,那么你也會獲得他們的尊敬與支持。
弟子規精華
對待弟弟妹妹,兄長要表現得豁達一些,要多給弟弟妹妹一些幫助,表現出身為兄長的風度。而對待兄長,弟弟妹妹也要表現得恭敬一些,要體諒對方的不易,不要輕視他們,觸怒他們,觸犯他們身為長者的尊嚴。如此,兄弟和睦,讓父母高興歡喜,就是真正的孝了。
上一篇:做父母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厭惡的
下一篇:冷靜處事,慌張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