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劉敬叔·陸機陸云
亦題《王弼顯形》、《王弼冢》。南朝宋志怪小說。劉敬叔撰。原載《異苑》卷六。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選錄。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人,太康(280—289)末,與其弟陸云入洛,歷仕著作郎、中書郎等。著名文學(xué)家,與其弟并稱“二陸”。這是兩則人鬼相遇的故事。第一則故事即寫陸機遇王弼鬼魂事。敘述:陸機初入洛,到河南郡(郡治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的偃師(今河南省偃師縣,屬洛陽市轄縣)。暮色陰暗,而望道左,似有居民,因往投宿。見一少年,神姿端凝閑遠,身邊放著《易經(jīng)》,而在做投壺游戲。遂與陸機言談,妙得玄微。陸機心里暗服那人的本事,無法和他對答抗辯。至天曉便辭別,到旅店中,問店嫗東路情況。嫗謂此店東數(shù)十里無村落,只有山陽王家冢。陸機怪悵,往視昨路,空野霾云,墓上大樹蔽日,方知昨夜所遇之人果然是王弼。魏晉時期,談玄成風(fēng),正如魯迅所說:“魏晉以來,乃彌以標格語言相尚,惟吐屬則流于玄虛,舉止則故為疏放,與漢之惟俊偉堅卓為重者,甚不侔矣。蓋其時釋教廣被,頗揚脫俗之風(fēng),而老莊之說亦大盛,其因佛而崇老為反動,而厭離于世間則一致,相拒而實相扇,終乃汗漫而為清談。”(《中國小說史略》)本文構(gòu)設(shè)陸機與王弼鬼魂相遇談玄的情節(jié),虛幻地反映了魏晉崇尚清談的社會風(fēng)氣。作品文句清雅,意境玄遠;寫王弼鬼靈“神姿端遠”而“與機言論,妙得玄微”的形象特征,十分傳神,就像一個活生生的清談家一樣,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境地。此則《太平廣記》卷三一八“鬼”類有節(jié)錄。另一則寫陸云遇王弼鬼靈事:陸云獨行,因逗留友人家,夜暗迷路,莫知所從。忽望草中有火光,云時饑乏,因而奔往。前至一家,墻院甚整,便寄宿。見一年少者,約二十歲,豐姿甚佳,論述平生,不異于人,共說《老子》,極有辭致。陸云臨別,他告知,說是“山陽王輔嗣(王弼之字)”。陸云一出門,回望原宿住,只是一冢。這則故事可為上則故事的姊妹篇。《晉書·陸云傳》采入第二則故事,末云:“云本無玄學(xué),自此談《老》殊進”。可見當(dāng)時清談風(fēng)尚影響之大。關(guān)于王弼事,《幽明錄》載有一則《王弼墓》的妙文(《藝文類聚》引文),言王弼死前,鄭玄顯形,責(zé)王弼“何以輕穿文鑿句,而妄譏誚老子邪”。這則異聞含有嘲諷王弼尚玄的意向。
上一篇:《秦漢·韓嬰·阿谷處女》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曹丕·陳寶祠》簡析